逃生背包
生存宝盒升级版


文章出自:博物 2016年第06期 作者: 酉禾 

标签: 生活百科   

突发灾难的时候,你会带什么跑路?这可不是个心灵鸡汤问题。恐怕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手忙脚乱。但有一群户外运动爱好者,早就把“求生”当成兴趣课题,钻研了许多年。他们设想各种各样的灾难场景:洪水、地震、战争、僵尸爆发、外星人来袭……然后总结出了一个终极答案:逃生背包。逃生背包(BOB:bug out bag),也叫“72小时背包”,里面的装备能在你匆忙跑路时,维持至少3日的基本生存需要。当灾难突然降临,它会是无价之宝,能大大提高你的生存概率。逃生背包最重要的是能“拎了就跑”,所以平时就要用心准备。逃生背包比生存宝盒大得多,在内容方面,也是宝盒的扩大升级版:不仅有生存宝盒中必备的医疗用品和基本工具,还有许多宝盒中不可能存放的东西:水、食物和炊具、衣物、寝具等。
2016年4月号“生存训练营”,介绍了野外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生存宝盒”:方寸小盒中,装有各种基础求生工具,能在危急时起到救命作用。宝盒虽然内容丰富,但毕竟体量很小,不能支撑你在野外生存太长时间。其实它还有升级版:逃生背包。

背包的选择

仓皇出逃,难免磕磕碰碰,所以,务必选择一个结实耐用的双肩背包。根据自己的体力和需要选择背包容量,一般以35~60升为佳。

挑选的背包,还要适合长时间负重行走。如果背包具有良好的背负系统,就能将大部分重量分摊到腰髋部位,减轻肩部和脊柱的负担—最好感觉背包是“穿”在身上而不是“压”在肩上的。需要注意的是,背包在负重前后感觉是不同的,因此新包到手,需要填充适当重物后,再根据自己体型调节背负系统。

户外登山包的背负系统可将背包的大部分重量通过支架传递到粗厚的腰带上,从而减轻肩部的承重。
大部分户外背包都有一定的防水功能,但若遇到大雨或掉入河中,还是会浸湿内部的装备。解决方法之一是在背包内部套一个建筑用垃圾袋,先将装备物资放入袋中,再将口封好,简单有效,而且防水效果很好。

 水

若无饮用水,即使是体格强健的人也只能撑3天左右。野外获取饮用水的方式有很多,但不能确保有效。稳妥的办法还是自己带几瓶水,方便直接饮用。成年人一天需要1升左右的水,以维持正常代谢,所以在逃生背包中,通常准备3升左右的饮用水。

装水的水壶,最好选择金属的单层广口水壶,必要时,也能用来烧水,甚至熬汤煮饭。再配备一个双层不锈钢杯,喝热水时既防烫,又能暖手。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