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溪深处寻“椒草”
标签:

在浅水区域拍摄半水照是个体力活,尤其是泥底的区域,不慎扬起泥沙,就要苦苦等待水体沉淀澄清。

曲折坎坷寻访路
作为一个中国原生水生生物的忠实关注者,我早就想见识一下国内野生的“椒草”。在植物分类学中,它们属于天南星科隐棒花属,在我国广西就有4个原生种类分布。其中,旋苞隐棒花、广西隐棒花、柔叶隐棒花相对好找,最神秘的则是宽叶隐棒花:我只知道它分布于广西南部边境地区。为此,我联系了宽叶隐棒花的发现者阿威,希望能在他的引导下,去一探这个神秘物种的真容。阿威卖了个关子:“你元旦以后来吧,应该就是花期。不过等你到了广西,我才会告诉你究竟在哪儿。”
1月的广西,正赶上阴雨降温,天气湿冷。我此行目的是将四种隐棒花“一网打尽”,其中,广西隐棒花是老相识:2012年,我就在阿威指引下,在铺满河面的海菜花丛中见过它。但那时我没有水下相机,未能拍到它水下的清晰照,这次便沿之前的路线去重访。

2012年拍摄的,与海菜花长在一起的广西隐棒花。
兴冲冲到达目的地,一看却傻了眼:河上筑起了堤坝,原本浅浅的水流现在深近两米,冰冷得难以下脚。海菜花能适应深水环境,得以幸存,隐棒花却不然,此时已踪迹全无。无奈之下,只得趁天还未黑,拍摄了一组海菜花的半水相片,败兴而归。

今年重访时,原本长有广西隐棒花的河流水变深了,仅剩下可以适应深水环境的海菜花。
虽然没能拍到广西隐棒花,但阿威却给我带来一个好消息:他介绍了网友“我不在这里”给我,第二天一早,“这里哥”便带我去往宽叶隐棒花的产地。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