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观天象看什么
解读中国古代天文观测
标签: 天文天象

荧惑守心,帝王恐慌
今年从春到夏,南方夜空总能看到一颗明亮的“红星”熠熠生辉。它的颜色非常红,让人肉眼看到都会惊异,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火星。在5月下旬,太阳刚刚落下,它即从东南方升起,随后越升越高,整夜都在南方照耀,这时在天文学上叫做“火星冲日”—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称为“冲”,此时火星-地球-太阳呈一条直线。火星冲日没什么稀奇,大约每隔两年就会出现一次。但今年的火星冲日与往年不同,天象上称作“荧惑守心”,在古人眼里,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荧惑”就是指火星了。火星因土壤富含氧化铁而呈红色,在夜空中荧荧似火,故称“荧”。所谓“惑”,则是由于轨道和公转速度的差别,火星与地球的距离远近差别很大,导致从地面看火星运行时快时慢,时明时暗,时而“顺行”(自西向东),时而“逆行”—古人实在摸不清它的运行规律,感到迷惑。正因火星如此令人捉摸不定,在世界许多古文明中,火星都近乎于妖星,在中国它预示着战乱、灾荒、死丧等凶险事件。

地球轨道位于火星轨道的内侧,地球运动速度比火星快。平时我们看到火星运动方向和太阳相同(顺行),但当地球从内侧赶超火星的时候,就是火星冲日,这段时间我们看火星就是逆行。如果火星冲日前后恰好经过心宿天区,就会出现火星先顺行,然后逆行,过段时间再转为顺行—火星在心宿二附近来回穿行,两颗红色亮星争奇斗艳,这就是荧惑守心。
荧惑守心的“心”,是指二十八宿中的“心宿”,主要位于现代星座图中的天蝎座。每年夏季,心宿就会出现在南方夜空。火星经过心宿属于正常天象,但走过去又回来,在心宿天区时而顺行,时而逆行,往来穿梭,徘徊不去,就称作荧惑守心。
心宿中又有一名为“心”的星官,由三颗星组成(此三星也称“心宿”),中间一颗又红又亮,称为“心宿二”,又叫“大火”,《诗经》中“七月流火”就是指“大火”西沉,天气开始转凉。心宿二是一颗红超巨星,据估测其直径可达太阳的800多倍,它前后的两星也比较明亮,三颗星构成一条弧线。在古代,心宿映射王室,大火代表君王,两侧二星分别代表太子和庶子。凶险的火星在王室附近守着转悠,甚至好几个月都不离开,历代君王们没有不害怕的。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