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龙
恐龙装甲双雄(上)
标签: 动物世界

特立独行小家族
纵观整个恐龙家族,剑龙或许是辨识度最高的恐龙之一了:背上有两排多边形的骨板,尾巴长着尖尖的骨刺,再加上一个小脑袋,让人过目不忘。但所谓见怪不怪,如果大部分恐龙都长这样子,你还会惊奇吗?所以还得怨剑龙家族种类太少。算上2016年新发现的瓦尔克瓦龙,至今已知的剑龙类也只有16个属,是家族分支最少的一个恐龙大类。
剑龙类诞生在距今1.65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已知最早的“老前辈”是中国四川的华阳龙。而天府之国也堪称是“剑龙之乡”,沱江龙、重庆龙、巨棘龙和嘉陵龙都发现于此。此外在中国新疆和西藏,以及欧洲、北美和非洲南部,也都发现了剑龙化石。至于名气最大的“族长”—剑龙,则来自北美西部,跟梁龙、腕龙和异特龙生活在同一年代、同一地点。
古生物学家认为,剑龙类的祖先,很可能是双足行走、行动敏捷的小型植食恐龙。后来它们的背上长出了骨板,尾巴长出了尾刺,身体也逐渐变得沉重,才转为了四足行走。在体型增大的过程中,剑龙类的四肢也越发粗壮,骨板数量减少而增大了尺寸。北美洲的剑龙,就可以看作它们家族演化的“终极形态”。
众说纷纭大骨板


剑龙类最明显的特征,当然就是从脖子一直排到尾巴的两排骨板了。“族长”剑龙背上的骨板有17块,左右交错排列,并不对称。但其实它才是家族里的另类,因为其他剑龙类成员的骨板都是左右对称的。这些骨板并不是从脊椎上直接长出来的“骨头”,而是骨质的皮肤衍生物。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