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
嘬水道具的进化史


文章出自:博物 2016年第05期 作者: 崇梓 

标签: 生活百科   

这根细长的塑料管,在如今看来虽平凡无奇,却体现了人类为把饮料喝爽的智慧。

草吸管:先吸气,再吸水

比起举杯扬脖痛饮,用手捏着吸管喝饮料要优雅许多,而且也不易发生喝猛了呛到的危险。只不过,这种细长的小塑料管在发明之初,并不是拗造型用的,而是为了留住冰镇饮料的冰爽口感,至于它的发明灵感,则是源自草本植物的茎秆。

"空心"草秆

植物茎的内部,除了有输送水分养料的维管束,还有用来储存养分的髓,只不过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很多植物的髓逐渐萎缩,使茎变成了中空贯通的,绝大多数禾本科植物,像水稻、小麦都是如此。人类至少在了两千多年以前,就开始利用这些中空的茎秆,但当时人们大多用它来吸气而非吸水—用作浮潜时的呼吸管。

后来到了18世纪,各种冰镇饮品出现在西方人的生活中,人们发现用中空的草秆(当时主要以黑麦草的茎秆为主)吸饮料喝要比直接用嘴喝感觉更凉爽。于是,草秆开始被用来吸食饮料,并得名“吸管”。其实,用吸管喝冰饮更凉爽是一种错觉,因为:口腔内部的体温比嘴唇略高,平常喝饮料是由嘴唇先感知温度,而用吸管的话,饮料跳过嘴唇直接入口,人感受到的温度差更大,所以才有了更冰爽的感觉。

纸吸管:防水无杂味

“草吸管”简单易得,几乎没什么成本,是当初每个酒馆必备的材料。只不过饮料,尤其是酒类流过草吸管后,会带有淡淡的草味,影响到饮品风味。而且吸管若长时间泡在酒水中,还容易被泡烂而无法把酒水嘬上来。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