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彩羽世界


文章出自:博物 2016年第04期 作者: 汪洋 张超 

标签: 动物世界   

鸟类的羽毛色彩,简直就像调色板一样丰富。有的白如雪,有的黑如炭,有的红似火,有的如同彩虹一样闪亮……其实不论奢华艳丽,还是朴素低调,鸟类的羽色不外乎两个来源:要么靠光照,要么靠吃东西。

我们说一只鸟“是什么颜色”,通常是指它的正羽——体羽、飞羽、尾羽所呈现出来的颜色。或许是因为飞行能力让它们有恃无恐,鸟类对羽衣颜色的选择十分大胆。固然许多鸟类出于生存需要,选择了低调灰暗、与环境融为一体的“保护色”,但也有许多鸟类、特别是它们中的雄鸟更看重求偶炫耀的需求,于是羽毛配色也就尽显华丽、高调,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

隐藏在芦苇秆中的大麻(音“研”),灰暗斑斓的羽毛承担了保护色功能。

鸟羽的色彩,不论艳丽还是灰暗、花哨还是朴素,都万变不离其宗,无外乎“物理色”和“化学色”两类。

物理色也叫结构色,是由羽毛的细微物理结构造成光线的折射、干涉作用,从而产生的色彩。我们看到的许多鸟类羽毛颜色,都是物理色为主,比如喜鹊、孔雀、绿头鸭身上闪着金属光泽的羽毛。由于物理色主要靠“光影效果”造就,因此如果把一片羽毛在手里转一转,或者使劲揉搓羽毛,光线照到羽毛后的散射也会发生变化,你看到的颜色可能就不一样了。

化学色又称色素色,主要由羽毛所含的黑色素、脂色素组成。其中黑色素在黑色素细胞内形成,主要呈现黑、灰、褐色。脂色素则包括类胡萝卜素和卟啉两大类,可呈现红、橙、黄、绿等颜色。其中卟啉可以由鸟自己在体内合成,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虾青素等)则需要直接从食物中摄取。

责任编辑 / 刘莹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