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鳃
如鳃似笔 外柔内刚
标签: 动物世界

哪边是头,哪边是根?
“泥翅,约长四五寸,吸海涂间,翘然而起。”《海错图》的作者聂璜这样写道。他绘制的“泥翅”是这样的形象:一根粗粗的肉柱,一端有个小孔,另一端长了很多片状物,先端开裂,呈羽毛状。这东西是怎样“翘然而起”的呢?聂璜继续写道:“头上有一孔,似口,根下茸茸之翅,若毛,如鱼鳃开花。”看来毛茸茸的一端是“根部”,吸在海底,而光秃秃的另一端是“头部”,高高翘起。

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画的这只“泥翅”,今天的科学名称叫“海鳃”。这幅画明显是聂璜照着一只死海鳃画的,而他大概没见过活海鳃,只能根据别人描述的翘立姿态,自行猜想毛绒绒的一端应该是根部。实际上正相反,光秃秃的那端才是“根部”,毛绒绒的那端则高高翘起。

骨骼清奇的珊瑚
海鳃,看上去和任何动物都不搭界,其实它属于海鸡冠纲(旧称珊瑚纲、八放珊瑚亚纲)海鳃目,和经常被做成珠宝的红珊瑚是亲戚。它中间的肉柱叫做“初级水螅体”,就像树的主干一样。最底端固定在泥沙中。从初级水螅体上又分出很多分支,上面长着好多“次级水螅体”,每一个都有一圈触手,就像树枝上开着的一朵朵小花。整体看上去,既像鱼类的鳃,又像一根鹅毛笔。所以得名“海鳃”或“海笔”。


《海错图》中的海鳃旁边,还画了个两头尖尖的针状物体。旁边的文字解释道:“内有骨一条,可以为簪。”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中,提到另一种海鳃——“沙箸”时也说:“其心若骨,白而且劲,可为酒筹。”难道看似柔软的海鳃体内,竟有一根长长的骨头吗?没错。很多类群的海鳃,都有一根钙质或角质的中轴骨。海鳃就是靠它支撑,才能“翘然而起”,迎着水流站立,以便触手截获海水中的食物颗粒。
责任编辑 / 张辰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