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峰峦“皱”起来
褶皱成山
标签: 自然地理

英格兰的一处石灰岩地层形成的褶皱山。
大山像“花卷儿”
有次进山考察,一位同学指着前面的山壁说:“真像花卷儿!”只见深浅相间的岩层叠在一起,宛如波浪般弯曲,果然很像白面与芝麻酱卷成的“花卷儿”。这个发现引起大家广泛共鸣,于是决定就地休息午餐。
这样的景观在山里很常见,地质学里把它叫“褶皱”。我们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山丘,有不少是地层褶皱形成的。对我们渺小的人类来说,脚下的大地坚实厚重,但是把目光放长远点儿看,地球更像一颗不怎么安分的软蛋,地壳就是软蛋表层的薄壳,里面是厚厚一层熔融状态的岩浆。
地表的岩石层,只是薄壳表面的皮毛。这层皮毛不怎么结实,稍微遇到点干扰—有时是地球板块挤压,有时是因自身重力下沉,岩层就会弯曲变形。性子烈一些的可能直接断裂,形成断层;性格软一些的,就像做花卷儿的面团一样,变得弯弯曲曲,形成褶皱。

石灰岩地层中的大型复杂褶皱。
凸出的变成谷,凹陷的变成山
自然界里,沉积岩的褶皱更容易形成山峦。地理学给沉积岩褶皱的各个部分取了专有的名字。简单来讲,凸起的波峰部分叫“背斜”,凹陷的波谷部分叫“向斜”。大家是不是觉得,凸起的成了山、凹处成了谷?可是事实往往相反,我们野外所见,虽然有背斜成山的,但更多的时候是凹陷的向斜反而成山。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