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睡觉 春天起床
植物的休眠和苏醒
标签: 自然探奇

植物到底怎么休眠?对于植物而言,广义上的“休眠”指的是生长和代谢极为缓慢,甚至出现暂时停滞的现象。当外界的环境不适合植物生长,有可能对植物造成损害时,进入休眠状态,尽量减少能量消耗,等到适合生长的时机到来再重新启动—长久以来,植物们都是这样度过艰难岁月的。面对冬季的严寒,很多植物都会选择进入休眠状态,它们把生命力积存在芽中,把能量藏在身体各处,然后静待春天的来临。
地面芽、地上芽:盖被子过冬
冬季的清晨,我们最不想做的事,就是从温暖的被窝里钻出来,总希望再多赖一会儿。虽然野生植物不会拥有棉被这种高级货,但也确实有被子的替代品—堆积在地面的枯枝败叶,被统称为“地表凋落物”,对于低矮的植物来说,这些就是过冬的棉被了。因此,天然林里堆积的枝叶,如果被人为地大量清理,来年林下的矮灌木和多年生草本,都会受到影响。冬天把棉被撤了,谁也受不了啊。
在高寒地区,能够起到被子作用的还有积雪。雪虽然是细小的冰晶,但冰晶之间的空隙里塞满了空气,使得积雪成为不良导热体。雪层越厚,保温效果就越好,如果有40厘米厚的雪层,即使空气温度达到-20℃,雪层下的温度也会保持在比0℃略高的水平。
有些常见的植物,比如蒲公英、车前草,它们根本没有明显的地上茎,叶子紧贴着地面聚集成一簇。这些叶子中间藏着的嫩芽,可以统称为“地面芽”。被枯枝或者积雪覆盖,不但地面芽受到了保护,连周围的叶子有时都能在冬天里保持绿色,不会完全枯萎。也有些植物春夏时虽然长得很高,比如常见的野花抱茎苦荬菜、诸葛菜、泥胡菜,到入冬之前,它们已经把高枝“放弃”了—挺立的部分枯萎,留下聚集成簇的“莲座叶”,以便藏在“天然被子”底下过冬。有些二年生植物,比如萝卜、白菜,在第一年播种后直到秋天,它们只会让贴地的叶子生长,不抽高枝。这些越冬的叶子里,贮存了许多的可溶糖,能够防止水分冻结伤害细胞。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