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花事
大花黄牡丹调查实录


文章出自:博物 2016年第02期 作者: 魏来 王辰 

标签: 草木庄园   

大花黄牡丹?这是什么花?2015年春末,应西藏自治区米林县旅游局之邀,我和北师大生科院的魏来老师一起,对这种“比大熊猫更濒危”的野生植物进行了调查。不浪漫,不惊险,甚至有些枯燥乏味。所谓的科研调查,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西藏米林县山间溪流旁的水转经筒和大花黄牡丹

土炮科学家!变身!

“我需要这些东西,”我一边思考,生怕遗漏下什么,一边看着窗外的细雨,说道,“4根10米长的绳子,要结实的绳子,不能太粗,最好不要棉绳。然后要一摞纸,不不,还是我设计个表格,多打印一些吧。然后还要能夹上纸的硬垫板,夹上纸能写字。再要几根铅笔,一些干净的塑料袋。”

“就这些?”负责后勤保障的藏族姑娘达珍,重复了一遍我要的物品清单,再次确认,“就……这些就够了?”

“够了。够我们变身用。”我点点头,看向身边的魏来老师。倘若在电影或者动画片里,这个时候我们俩的目光应当交汇,之后一起说出诸如“放手干吧”之类的热血台词。但实际上,魏老师在低头想着心事—我大约猜得到,他想的应当与我相同:这样,能行吗?

原本,我们应米林县旅游局与西藏生物影像调查机构之邀,来为生长在这里的“大花黄牡丹”拍照片,并提供一些观察结论。但经过了3天的观察探访,我们却隐隐觉得,想要对这种植物深入了解,必须进行更专业的科学调查。要拿到必要的科学数据,就要按照生态学考察的基本要求,测量相关数据。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