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君的微科普


文章出自:博物 2016年第02期

标签: 读编互动   

1.砗磲:晒太阳就能活
网友@啥地方官方:博物君,我看到海洋馆里有这种大贝壳,壳口露出的肉非常漂亮,是什么贝?它吃什么?
@博物杂志:这是砗磲(音“车渠”),是一类生活在海底的巨大贝类。它露出的“肉”是蓝绿色的,那些颜色全是共生的藻类造成的。白天的时候,砗磲打开壳,露出“肉”,让藻类晒到太阳,产生光合作用,就能给砗磲生产营养,几乎不用再吃别的食物。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砗磲文玩,它们大都来自野生的受保护种类,是不法分子在南海破坏珊瑚礁挖来的,希望大家不要购买。
2.画风不同的悬铃木
网友@小猩星咯:博物君,这树长得很特别,像个大烛台,是什么树种啊?它为啥长这样……
@博物杂志:悬铃木。就是国内常见的行道树“法国梧桐、英国梧桐”那一类。这树每年长一堆小球,来年春天球一碎就掉毛——会迷人眼睛,造成过敏,很烦人。所以欧洲人每年冬天把当年的新枝全部剪除,使其不能结球。如此多年,就形成了布满伤瘤、肿大的树枝。不过来年长出新叶后,依然能形成很好的树冠形状。
3.海州常山
网友@緅白:博物君,请问这是什么植物?配色好特别!
@博物杂志:海州常山。蓝的是果,红的是花萼。为什么它的名字是两个地名呢?因为“常山”是一味药,最初叫“恒山”,据说因为产自恒山。后来因不详的原因改称为常山(可能是避讳)。而海州(连云港)又产另一种植物,就是图中这种,古人认为它的药效和常山类似,所以叫它“海州常山”。

责任编辑 / 张辰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