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土豆?
《火星救援》后备庄稼选拔赛
标签: 娱乐底片

土豆:偶然的救命粮
一场猛烈风暴,让马克·沃特尼与火星考察队的队友们失散,没能登上救生飞船,独自被困火星。这可是比贝爷还难N倍的生存挑战,幸好他的职业合适:植物学家 机械师!从仓库里找出土豆自己种,至少饿不死。
土豆、马铃薯、洋芋、山药蛋……说的都是这种大家无比熟悉的作物,然而它的正式中文名却是奇葩的“阳芋”,后文为了方便就用土豆称呼它吧。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它从南美老家来到世界各地,如今已是全球性的重要粮食作物。

鲜土豆超过75%的重量是水,剩下的主要是淀粉,以及少量蛋白质和脂肪。电影主角沃特尼在火星上每天吃土豆配维生素片,就能勉强满足营养需求。
土豆的成功,味道倒在其次,主要是种植方便—耐低温,对光照和土壤要求不高,生长期只需80~90天,单产是谷物的好几倍。而且土豆切成块就能播种,不用怎么加工就能吃。在寒冷昏暗的火星上、寸土寸金的栖息舱里,沃特尼种土豆自救真是太英明了。
可是考察队原本只计划在火星呆31天,为啥要带土豆?如果你认真看过电影就知道,这些土豆并不是拿来播种的,而是NASA(美国宇航局)特意准备的感恩节食材,让大家过节吃点原生态的。也就是说,沃特尼能在火星种土豆,完全是偶然运气(剧情需要)而已!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