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伍子胥
此头国门悬没悬?
标签: 古史传说

春秋末年的霸王城
公元前514年,春秋时代渐已走到尾声,在华夏东南隅,阖闾登上了吴国的王位。他满腔雄心壮志,委派重臣伍员(字子胥),为吴国修建一座新的都城。
吴国最初的封地在今江苏省北部地区,到了春秋时代,都城南迁至长江北岸。春秋后期,吴国与上游的楚国频频爆发战事,都城深受威胁,被迫再次南迁。吴王阖闾所看中的地段,是长江以南、太湖东面的姑苏地区。

以吴地传统工艺制作的伍子胥(左)和吴王阖闾(右)小泥人。
伍子胥“相土尝水”,充分考察了地理和水文条件,将城址选在太湖东岸的丘陵和平原之间:西面有湖泊、丘陵为屏障,不利于楚国进军,且能为筑城提供大量石料;而东面平原沃野、鱼米之乡,正是绝佳的大后方。
新都包括大小两城。“阖闾大城”周长近20公里,地点就在今天江苏省苏州市,作为卫城的“阖闾小城”,周长也有近4公里,在太湖北岸,今天江苏省无锡、常州两市交界处。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