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烟管鱼
似鳝非鳝珊瑚之鞭
标签: 古史传说

『海错图』是清朝康熙年间,由画家聂璜绘制的一组图谱。聂璜用生动的图片和文字记录了他在中国沿海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各种生物。时代所限,书中记述时有夸张,但妙趣横生,深受清朝历代皇帝喜爱。现分藏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

中看不中用?
翻阅《海错图》时,这条鱼经常会让人多看两眼。它真是又怪又可爱,全身通红,身体像蛇,脑袋像仙鹤,有长长的吻部,但嘴只是尖端的一个小开口。
再看看旁边的注解:“海鳝,色大赤而无鳞。”哦,原来这鱼叫“海鳝”,全身大红,没有鳞。这红色非常诱人,甚至被形容为“红珊瑚做的鞭子”。这么好看,一定很好吃吧!
可再看后一句:“全体皆油,不堪食。”意思是,这种鱼的肉富含油脂,很难吃。可已经捞上来了,不吃又可惜,于是,清朝的渔民将其“干而盘之,悬以充玩”,就是把鱼盘成圆圈状,晒干了,挂起来看着玩。渔民的业余生活实在太乏味了,这有什么好玩的……

鳞烟管鱼。
烟管鱼和古代抽旱烟的烟管很相像。(供图/海鲜大叔)
烟管鱼和古代抽旱烟的烟管很相像。(供图/海鲜大叔)
海中烟管
这种鱼今天依然能在东南沿海的菜市场见到,而且随着运输的发展,还偶尔在北方市场出现,让当地居民看着害怕,不敢买。其实,这鱼的科学名称不叫“海鳝”,而是“鳞烟管鱼”。
责任编辑 / 张辰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