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滚吧石球!
花岗岩石球风景
标签: 石头记

印度中部汉比村附近一处神庙遗址。神庙被花岗岩巨石包围,看似随时都有可能被滚落的巨石吞没,其实它已经在这里屹立了千百年。
在野外看到的天然圆石头,如果个头儿比较小,直径几十厘米之内的,很多是河流流水冲刷形成的卵石,通常出现在河滩附近;而那些直径数米甚至几十米的大石蛋,给它们塑形的就不一定是河水了。地理学中,岩石风化成球的样子,有个专有名词—球状风化,而球状风化最常发生在花岗岩身上,山坡、荒野上的庞大石球,十有八九是花岗岩形成的,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景。
诞生于地表以下
花岗岩是大地上最常见的岩石,它们形成的风景,也广布在世界各个角落。比起其他种类的岩石,花岗岩非常容易辨别:岩体是由多种不同颜色的粗大“颗粒”组合而成,肉眼细瞧就能看出它们浑身“麻点儿”。

花岗岩球状风化过程
花岗岩属于一种岩浆岩。高温岩浆从地球内部向上涌,侵入地表岩层,如果破土而出,就那是岩浆流溢的火山景观。如果岩浆并没有流出地表,而是在地下某处停止前进,就地凝结成石头,就成了花岗岩。
与喷出地表的岩浆相比,花岗岩冷却的速度比较慢,充裕的凝结时间让其中矿物可以一点点结晶、慢慢聚合,每种矿物都凝结成颗粒状,于是就形成了明显而又均匀的“花斑”—白色的石英、黑色或白色的云母、肉色的长石。有些花岗岩混有其他矿物,但是“石英、云母、长石”是最主要成分。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