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冬
冲破冰凌始争春


文章出自:博物 2016年第01期

标签: 草木庄园   

草木ID卡
款冬,别名冬花、虎须、颗冻,产于我国北部、中部及西南等地,生于山谷湿地、溪流中、林下潮湿山坡。款冬为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横走;冬春开花,花葶肉质,有鳞片状苞叶,头状花序,花黄色;花后生叶,叶片宽心形,边缘具齿;果实具白毛,形似蒲公英。款冬花蕾及叶均可入药,也可栽种用作观赏。

溪雪霜冰志未消

长安城郊的山寺门外,一僧一俗相谈甚欢,毫不在意这冬日山间的寒意。此时的唐朝在宪宗治下,一派安定繁华,史称“元和中兴”,人们读书做官之心也愈发浓烈。那交谈的二人,俗客乃是诗人张籍,虽已中了进士,投在韩愈门下,又与白居易甚为相得,却因自负才高,不肯于官场活络,至今尚未谋得官职。忽一日,有个僧人前来拜会,法号“无本”。稍一攀谈,张籍便察觉这僧人谈吐不凡,特别是所吟的诗作别具一格。两人一见如故,问及名姓,僧人道:“在下俗家时,姓贾名岛,草字浪仙。”

彼时的贾岛刚过而立之年,尚未于诗坛扬名,因家贫才落发为僧,勉强度日。越是深谈,张籍越为贾岛的才情所折服,甚至还跑出长安城,专程到山寺来拜会。高谈阔论之间,二人只见山溪中,凝冰积雪的缝隙里,竟有些金灿灿的花朵,破冰而出,恍若日光般绚烂。张籍指着那冰中野花道:“此花名为款冬,最是不畏苦寒,生于冰雪间,亦可倔强绽放。花之志,与君同乎?”贾岛默然不语,在他心里,还惦念着世间凡尘,舍不得冷落一身文采。张籍以这款冬花起兴,作《逢贾岛》诗曰:“僧房逢着款冬花,出寺行吟日已斜。十二街中春雪遍,马蹄今去入谁家。”而后经由张籍举荐,贾岛谒见韩愈,深获赏识,便决意还俗,投身到了滚滚红尘中。

从冬季到初春,款冬花常常钻出冰雪开放。
款冬花落之后,果实和蒲公英相似,都是一团白色伞状茸毛,种子会借风力传播。

善恶反复皆无凭

在中原地区,款冬花于阴历十一二月间开放,李时珍解释其得名缘由道:“款者至也,至冬而生花。”款冬别名款冻、颗冻,无论读音抑或含义,都与款冬相近;另一别称“钻冻”,则是因百草之中,唯有款冬冒冰雪钻出,由此得来。自先秦起历朝历代,款冬都是人们熟识的野花,文人也多因它不畏冰雪,而赋予了款冬高洁的品性。比如西晋文学家傅咸作有《款冬花赋》,称赞此花“华艳春晖,既丽且殊,以坚冰为膏壤,吸霜雪以自濡”,这等桀骜却不失华美的特质,正是士大夫所向往的。

然而这种植物,同时也被另一些文人赋予了完全相反的寓意—正因生于冰雪间,万花萎死,独此一枝,所以它也曾被斥为“附阴背阳”之物,用来比喻小人。这一说法,最初见于楚辞中的《九怀·株昭》:“悲哉于嗟兮,心内切磋。款冬而生兮,凋彼叶柯。瓦砾进宝兮,捐弃随和。铅刀厉御兮,顿弃太阿。”诗人的悲伤,缘于君子被逐而小人得志,犹如在百花凋敝枯萎时,款冬花得意地绽放,犹如明珠碧玉被抛弃,碎石瓦砾被当作珍宝,犹如太阿宝剑无用武之地,却使用钝劣的铅刀。究竟款冬是生性高洁还是阴险,南宋罗愿在博物学着作《尔雅翼》中所言,颇为妥帖:植物反正就是那样生长的,只不过世人心性不同,所取的意义也就各不相同了。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