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
南国出嘉果 酸甜辩无休


文章出自:博物 2015年第12期 作者: 王辰 

标签: 草木庄园   

草木ID卡
柚子,中文正式名为柚,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通常都是人为栽种。柚子为乔木,常见高3~8米,叶椭圆形;总状花序,花白色,花瓣5枚,雄蕊多数,雌蕊粗壮、伸出;果实为柑果,球形、椭球形或梨形,成熟时淡黄色或黄绿色。柚子果实可食,花可提炼芳香油。

调和有功霸西陲

只见西方大路之上,金鼓齐鸣,车声雷动,来了一队人马,绣旗上大书一个“秦”字!“秦国之兵,骁勇善战,正是‘犬戎兵’最为畏惧的!”诸侯们总算长出得一口气来。这场战乱,发生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之后,西周都城镐京被蛮族“犬戎”攻占。几路诸侯为了勤王救驾,会兵于都城之下,却被戎兵杀得大败,正是束手无策之时。秦襄公因着本国比邻犬戎,素习戎俗,料定戎兵战胜之后,必然疏于防范,于是拟定了夜袭之策,一举夺回了镐京。

诸侯拥立周平王登基,西周东迁。秦襄公兼有护送平王、驱逐犬戎之功,由原本的“附庸之国”受封“伯爵”之位,连同原属周天子治下的岐山、沣河等地,也都赐作秦国属地。此后经了秦襄公、秦文公两代,犬戎流寇终被远逐,只是原本的西周遗民,并不甘心遵服秦君。忽一日,秦文公听得民间市井,有歌唱曰:“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这首歌就是后来收入《诗经》的《秦风·终南》,大意是:终南山所在,原本是西周故土,其中出产的“条”和“梅”都是彼时珍贵的调味品;相比之下,锦衣狐裘的秦君,真的能作为我们的国君吗?秦文公听罢,恍然大悟!—所谓“条”就是如今的柚子,先秦时的柚子和梅子,都是珍贵的酸味果品,用作烹饪调味,有调和消食之功效。西周遗民,是盼望秦君将周人、秦人,甚至残存的戎人,调和于一处,不可分别看待,厚此薄彼。秦文公就如歌中所愿,安抚遗民,融合部族,终于为秦国称霸一方埋下了坚实根基。

美柚浅尝论苦甘

柚子之名,李时珍称因“柚色油然,其状如卣”而来—油然是指柚子外表光亮的色泽,至于形状,卣字读作“有”,是古时的酒器,通常近似球形或椭圆球形。《尔雅》之中称,柚子就是先秦时所谓的“条”,其特征是“似橙实酢”,形态如同橙子,但果实味道很酸。古时柚子又有“壶柑”、“臭橙”等别名,除了象形,这些名称由来更是与味道紧密关联,或曰甘甜,或曰苦臭。

其实早在先秦时,古人就开始探讨柚子究竟是何味道了。《吕氏春秋》专门记载:“果之美者,有云梦之柚。”那何以又有人说柚子味道苦臭呢?列子参照“南橘北枳”之说言道:吴楚之地有一种大树,名字叫“櫾”(读音和“柚”相同,所指的就是柚子),枝叶碧绿,凌冬不凋。它的果实味酸,榨出的汁液可以解积食,更能消除胸中的愤懑抑郁,乃不可多得的佳品。然而这柚子若在中原栽种,也会化为枳,苦涩不堪食用了。这一争论在今人看来,涉及到柚子的不同品种:味道或酸或甜,甚至苦涩,品种有别,却都属于柚子这一物种。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