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精
怪谈无国界,隐喻议死生
标签: 古史传说

骸骨成精,迷惑人心
若评选中国神话故事里最深入人心的妖怪,《西游记》的“白骨精”一定名列前茅。它本是深山中一具化为白骨的女尸,没有仙家后台,只是机缘巧合修炼成精,可以变成各种人形。却因试图加害唐僧,被孙悟空暴打三次,命丧金箍棒下。
其实,在吴承恩写《西游记》之前一百多年,明初文人瞿佑的短篇小说集《剪灯新话》里,也有一个十分精彩的“白骨精”故事:《牡丹灯记》。故事里,读书人乔生在上元灯夜,遇到了一位提着牡丹灯笼的美女,神魂颠倒,尾随而去,竟得到美女青眼,从此夜夜私会。邻家老翁心生疑惑,在墙上凿洞偷看,却发现与乔生谈情说爱的,哪里是什么美女,根本就是一具骷髅!乔生得知美女的真相后,心生恐惧,就想跟她断绝来往,却被骷髅强行拖进棺材,一命呜呼。
《西游记》和《牡丹灯记》,虽然情节迥异,但白骨精与骷髅美女的人设却非常相似:本体都是骸骨,都具有变化外形、迷惑无知群众的能力—堪称“中式白骨成精”的范本。
神怪名片

出生地:日本
简历:日本传说中居住在废弃古井里的妖怪,会摇动全身骨骼,跳嘈杂的舞蹈,使目击者发狂而投井自杀。

出生地:中国
简历:脱胎于民间传说、扬名于《西游记》的妖怪。本体是一具骸骨,能变身为各种形象。在小说中,因试图加害唐僧,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
骨女、狂骨与海盗旗
《牡丹灯记》流传到邻国日本,便有小说家移花接木,将它改写成一篇日本社会背景下的妖怪物语。又有民间艺人,将之大量改编成歌舞伎表演、落语(单口相声)等等,结果这故事风靡日本,并在民间传说中催生了一个新的妖怪“骨女”。骨女在设定上还没脱离中国风,依然是骷髅变美女,只增加了一个限制条件:它的前身是被抛弃、含恨而死的女子,所以专门引诱那些负心薄幸的男子,而不会随便伤害无辜。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