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
鸟中鱼雷


文章出自:博物 2015年第10期 作者: 汪洋 

标签: 动物世界   

鸬鹚身姿挺拔,嘴带弯钩,极善潜水捕鱼,民间称之为“鱼鹰”。

记忆中的风景

繁华的城市街区,一条河流隔开了两岸的喧闹。河面上漂着几只渔船,船周围,有许多小黑点载沉载浮,这是渔民正在利用鸬鹚捕鱼。偶尔,有的鸬鹚会游向船边,试图抓住船桨跳上船,不过船夫并没有要让它们上来的意思,反而一边用竹竿击打水面,一边发出“哦……哦……”的喊声,鸬鹚们立刻如同注射了兴奋剂,又纷纷钻入水下。

如今,用鸬鹚捕鱼多已成为过去式,渔民们转而使用现代化的高效工具。只有一些景区,还能看到渔民带着鸬鹚捕鱼的场景,以表演成分居多。

早春的河边并不温暖,阵阵凉风袭过,河面上泛起层层波浪,鸬鹚们开始变得若隐若现。该收工了,它们相继聚拢到渔船周围,接连被船夫用竹竿“抬”上船,有的被拎着脖子吐出鱼,空手而归的也不再让它们下水。不一会儿,就有十多只鸬鹚站到了船上。接着,船夫将系在鸬鹚脖子上、用来防止它们吞吃大鱼的绳套解开,然后用些小鱼犒劳这些辛苦了半天的捕鱼者。饱餐后,鸬鹚们纷纷打开翅膀晾晒起来。此时,渔船已划到岸边停泊,船夫用抄网将船箱的鱼捞起倒在岸边,而岸边路上,早已挤满了围观群众(其中小部分来买鱼)。

这是二三十年前,在家乡天津海河常见的景象。每年在春秋两季,水库附近的渔民都会带着饲养的鸬鹚,到城市河道里去捉鱼卖。现在,渔民喜欢用更高效的方法和工具,家养鸬鹚捕鱼的场面已经难得一见了,不过随着城乡生态恢复和观鸟兴起,见过野生鸬鹚的人倒是越来越多。

一张“鹰钩嘴”让鸬鹚看上去确实有几分猛禽气质。

钩嘴大脚,捕鱼神器

在分类学上,鸬鹚属于鹈形目,这个家族的“老大哥”鹈鹕知名度相当高。和鹈鹕长嘴下挂着的大皮口袋类似,鸬鹚的喉部也有一个皮囊,不过相对要小一些。这个家族的成员还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脚都为“全蹼足”,4个脚趾之间均有蹼相连(常见的蹼足多数都如鸭子那样,只有前面3个脚趾之间有蹼),这能给它们水下活动提供更充足的推进力。在水下,鸬鹚会收紧羽毛,两只大脚在身后划水推进,如鱼雷般快速穿梭,偶尔翅膀也会半张开来,用以帮助急转弯,或者扑动几下加速前冲。

责任编辑 / 张瑜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