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里曼
找到特洛伊的考古“票友”
标签: 古史传说

贫穷天才,逆袭发迹
1873年5月,在土耳其西海岸希萨利克的考古发掘现场,一处异样的金属反光,引起了负责人海因里希·施里曼的注意。他立刻支开工人,亲自拿工具挖掘起来。拨开层层沙土,一批沉睡数千年的黄金首饰现身于世,施里曼欣喜若狂,向全世界宣告:“我发现了特洛伊!”
这位揭开了古城特洛伊神秘面纱的人物,前半生的经历也十分励志。他1822年出生在德国东北部小镇,母亲早亡,父亲失业,只上过3年学就被迫辍学,辗转各地打工谋生。
在艰难求生的过程中,施里曼借着在学校打下的一点点基础,自学掌握了英语和法语,22岁时,被一家外贸公司录用。这家公司和俄国有大宗贸易往来,于是他又用6周时间,以惊人的速度学会了俄语,很快接管对俄贸易,24岁就当上了该公司驻圣彼得堡的总代理。
除了语言天赋,施里曼还有出色的商业头脑,并藉此走上了暴富之路。1851年,美国西部的淘金热尚未降温,29岁的施里曼千里迢迢去美国倒卖金沙,狠赚了一笔。由于生意太好,断了别人的财路,他只做了半年,就遭到当地财阀的恐吓,被迫逃回俄国。两年后,俄、英、法等国之间爆发克里米亚战争,施里曼又看到商机,当起了军火商,从德国倒腾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卖给缺补给的俄国。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他又故技重施,发战争财,在兵荒马乱的美国低价收购棉花等物资,再高价销往世界各地,赚得盆满钵满。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