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
花叶永不相见
标签: 草木庄园

蒜头生鲜花
由于石蒜在地下具有超大蒜头一样的球茎,又通常生长在山中乱石中或海岸岩间,因此得名。实际上它跟蒜的关系并不算近,只能勉强攀得上远房表亲。所有种类的石蒜,都隶属于石蒜科石蒜属,由于花开艳丽,常被栽种用作观赏。其实石蒜科植物之中,有很多都是传统花卉,比如水仙、朱顶红。
具体到石蒜属,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花总是先于叶片生出,花落之后才会长出叶子。各种石蒜的花朵形态大致可分为两类:有一些形似喇叭,侧向开张;另一些的花被裂片,花开后强烈反卷,边缘出现波浪状皱褶,花蕊伸长舒展。无花的季节,石蒜的叶片也引人注目—长而扁平,成丛生长,像宽大版的水仙叶一样。有些种类会在花期后立即长出叶片,度过整个冬季,有些种类直到早春才长出叶芽,到夏末叶片枯萎后才再度开花。

“秋彼岸”与“夏水仙”
石蒜们大都具有夏末秋初开花、花后生叶的习性,由于日本的秋分节气被称为“秋彼岸”,这一季节开花的石蒜,在当地就被称作了“彼岸花”。又因佛教传说中有“曼珠沙华”(意为天上之花),典籍中解释为“赤团华”,其颜色和形态特征,与中国、日本等地最常见的红花石蒜非常相似,故而“彼岸花”渐渐被安上了“曼珠沙华”的名字。—如今文艺作品中常见的“彼岸花”或“曼珠沙华”,通常所指的都是开花红色的红花石蒜了。又因石蒜原本就有“花叶永不相见”的特征,如同人世与冥府,阴阳永隔,因此在日本的民间习俗中,石蒜用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
其实“彼岸花”的说法在我国不过是20世纪末才渐渐流行起来的,在此之前,红花石蒜在中国民间,并没有那些关乎宗教或生死的附会之说,它的俗名更接地气:因花朵盛开时如倒立的蜘蛛而取名“红蜘蛛花”,或者因球茎具有黑色外皮,形状成坨,故而称之为“牛屎花”。另一种常见的野生石蒜,由于鳞茎和叶片形状似葱,相传为野鹿的食物,于是取名“鹿葱”。鹿葱又是石蒜中开花最早的种类,盛夏绽放,民间也称其为“夏水仙”。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