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明
树干之中藏明烛


文章出自:博物 2015年第08期 作者: 酉禾 

标签: 生活百科   

松柏多油脂的木质部分,十分适合用于引火照明,被称为『松明』。在没有电灯的时代,山中居民生火做饭、夜间照明,都少不了它。松明燃烧起来热量大,所以在风中也不易熄灭,又富含油脂,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水,可算是应对潮湿环境的优质火绒和助燃物。在山林里寻找、采集松明,也是野外生存的趣味一课,需要有一定的博物知识才行。
松明也叫“明子”,是松、柏等树木富含油脂的木质部分,其英文名“fatwood”,也可译为“脂木”。

采集篇

山重水复

接连几次山野露营,将我“生火宝袋”中的松明用得一干二净。为了重新充实储备,我决定趁着天朗气清,进山来一趟“寻宝之旅”。

寻找松明也是个技术活,要对它有所了解,才能有的放矢。明代陆深《燕闲录》中曾提到:“深山老松,心有油者如蜡,山西人多以代烛,谓之松明,颇不畏风。”从成分上讲,松明是松柏的天然油脂和木纤维在特定环境下的结合物,其中的油脂正是关键助燃物质。松柏树上的不同部位,油脂含量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越靠近根部,油脂含量越高,而高处的枝干油脂含量相对低一些。

初入这片长满松柏的山林,尚有石阶小道,我拾级而上,一边散步,一边寻找目标。一般来说,找松明的首选是油脂丰富的松柏朽木桩。我上山的这条路边,倒是有很多被砍伐后遗留的柏树桩,断面油脂充溢,看上去颇为诱人。但这类树桩新伐不久,根部稳固,内里尚含水分,刨挖费劲,点火效果又未必好,所以我并不打算以它们为目标。路上还有些松柏树,整棵枯死倒伏,近根部的木芯也含油丰富。但这种没有腐朽的树段,往往木质坚硬,挖取松明也较为困难。

走了一小时,入山渐深,石阶早已到头,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枯枝落叶。我穿梭于纵横交错的草木间,要小心地避开尖枝虬根。忽然,一个朽木树桩跃入眼帘,从残存的树皮来看,很可能是油松。这类树桩是好东西,走运的话,会有坚实完好的松明夹在松软的朽木之间。我心中雀跃,小心地用刀把它刨出来,肢解查看。然而运气不佳,偌大一个树桩,竟朽得十分彻底,一点松明都未能找到。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