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社会
这些杀手不太冷
标签: 动物世界

古老的“进化先锋队”
在现存的6000多种爬行动物中,鳄类只占20多种,2亿多年来没多少变化的它们也常被称为“活化石”。然而,与其说鳄类是早已衰落的古老动物,不如说它们是一个早熟的种族:鳄类的身体结构,高度适应它们的水生习性,而且相比其他爬行动物有颇多“先进”之处。
鳄类的心脏与鸟类、哺乳类一样,有2个心房和2个心室,而其他爬行动物的心室并未完全隔开,心脏只有3个房室,供血能力要弱一些。鳄类的脑容量虽然不高,却已经出现了“新脑皮”,也就是鸟类、哺乳类都有的大脑皮层,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其他现存爬行动物的大脑没有这一层。在长期的水生生活中,鳄类还演化出了能够长期憋气的肺部,能在水中紧闭鼻孔的“瓣膜”、紧闭咽喉的“腭帆”,以及能在水中保护眼睛的透明“瞬膜”。再配上强有力的双颌、尾巴以及彪悍的耐饿能力,鳄类得以挺过一次次环境巨变,幸存至今。


大餐要共享
无论在自然纪录片里,还是在动物园、养殖场中,我们看到的鳄鱼总是很多条一起出现,仿佛它们总是这样群居生活。实际上,鳄类并没有“群体”这个概念,平时一般是独居,只有在捕猎的时候才会集体合作。
最着名的鳄类捕食场景,或许就是非洲塞伦盖蒂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迁徙”时,大批尼罗鳄聚集在牛羚(俗称角马)、斑马迁徙途中的必经之路——马拉河,在这些食草动物成群渡河的时候大开杀戒。每次攻击,通常由一条尼罗鳄抢先咬住猎物,然后周围的鳄鱼纷纷上前“补刀”,将猎物拖入水中杀死,接下来就是众鳄鱼一起进餐了。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