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范儿装修


文章出自:博物 2015年第07期 作者: 何全 何绍纯 

标签: 动物世界   

在动物园单调的饲养环境里,动物们往往整日无所事事,或者因为游客干扰而紧张,影响身心健康。为此现代的动物园,通常会给动物生活的笼舍增添各种设施,让它们生活得更好,也就是“丰容”。而这项责任,也成了饲养员工作的一部分。
北京动物园的鸟苑生态馆中,绿色植物、水池配上大量的假树、假藤条和木桩等人工栖架,使馆内饲养的10多种鸟类各得其所,很少相互干扰。
吸蜜鹦鹉用的取食器,食物分散在塑料板上的一个个小孔里,鹦鹉要用舌头在一个又一个孔里舔上半天才能吃饱。野生的吸蜜鹦鹉,就是每天从一朵朵花中吸食花粉和花蜜的。
高智商的黑猩猩,往往会被饲养员安排“Hard模式”的取食器,比如用木棍通过缝隙,从盒子里取出水果块来。野生的黑猩猩,也会用类似手段掏蜂蜜、掏白蚁来吃。

在去年的动物园专题里(参见《博物》2014年6月号),我们提到了动物的“食物丰容”。野生动物每天忙于觅食,在人工饲养下却饱食终日,变成了一堆不健康的大小胖子,这是现代动物园尽力避免的。

如今的饲养员,不光要费心琢磨饲料“菜谱”,还得在动物们的“用餐方式”上玩花样,让动物们每次吃饭多费些力气。比如说,把喂给老虎的肉、喂给大猩猩的蔬菜吊在高处,让它们立起身子或者爬到天花板上才能吃到,活动量就增加了。或者就是用各式各样的“取食器”来喂食,带给动物脑力、体力的双重挑战。

取食器并不神秘,大到啤酒桶、废纸箱,小到破网球、卷纸芯和塑料瓶,只要是对动物无毒无害的东西,都有成为取食器的潜力。每天喂食的时候,饲养员们不再把食物一股脑儿倒进食盆、食槽,而是把食物分别塞进各种取食器,最好还藏在笼舍内的各个角落,动物要忙上好一阵才能吃饱。每天这么锻炼一番,可以有效改善动物的健康状况。

取食器还能激起动物的好奇心,给它们的生活增添乐趣,甚至用作医疗手段。国内一家动物园有头脾气倔强的大公象,有一次它生了病,不进食也不吃药,饲养员们愁得不行。兽医正准备强行输液,这时有人找来一块大木板,在上面钻了几个孔,把水果打成糊状、混入药物塞进孔里,放到笼舍的地板上。这东西果然引起了大公象的兴趣,它用鼻尖一点点把掺药的水果糊抠出来吃掉,病情也渐渐好转了。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