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动物园II
“饲养”不只是喂饱


文章出自:博物 2015年第07期 作者: 何全 

标签: 动物世界   

1.饲养员手拿饲料桶,给一群环尾狐猴喂食。

2.红猩猩饲养员在安装栖架、吊床等丰容物品。

3.经过行为训练的狮子接受兽医抽血检查。

4.亚洲象饲养员正在履行“铲屎官”职责。

去年《博物》6月号的动物园专题,介绍了现代动物园社会角色的转变、展出形式的升级。其实,不管职能怎么高大上,动物园的核心工作还是把动物养好。饲养这些珍禽异兽,跟我们在家里养宠物有啥不同?为了动物们生活得更舒适,你知道动物园有多努力吗?

现代动物园里的“饲养”,早已不光是每天把动物喂饱那么简单。除了让动物们吃好睡好、不用担惊受怕,还要尽量给它们提供接近野外的生活,比如充满新鲜感的环境、足够的活动空间和活动量、与同类交往的快乐……

要做到这些,需要分工明细的团队合作。在动物园里,兽医时刻关注着动物的身体情况,采购员、饲料员和营养师为动物操办着饭食,工程人员要给动物生活的笼舍改造升级……不仅如此,现代动物园还会积极寻求“外援”,跟园外的动物学家、畜牧学家、建筑设计师、园林工程师等专业人士进行合作。

当然,每个动物园都离不开一群关键人物—饲养员。他们忙碌在照顾动物的第一线,并且参与饲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全园上下跟动物关系最亲密、也最吸引游客好奇心的角色。本期的探秘内容,就主要围绕着饲养员的岗位工作展开。

饲养员过去的职责,只不过是饲喂动物、打扫笼舍,保证动物活着就可以了。但现代动物园里的饲养员,还有更多事情要做:观察并记录动物的日常表现,为动物制作各种好玩的“丰容”物品,跟动物建立彼此信任,乃至帮助它们适应体检、医疗、串笼运输等各项不太舒服但必不可少的事情……

饲养动物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动物园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也在不断升级,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的当饲养员一点儿也不稀奇。不过,投身这项工作,还得具备最重要的一项“素质”—拥有一颗全心热爱动物、愿意为动物付出的责任心。

《博物》动物园专题第二弹,将从喂食、丰容和训练三大领域,讲述你游览动物园时看不到的幕后故事。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