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玩具分类学


文章出自:博物 2015年第06期 作者: 卢可 

标签: 酷玩意儿   

玩具是用来玩儿的,也就是用来获得愉悦、欢乐的道具。玩儿玩具到底怎么就让人愉快了呢?依据所满足的心理需求不同,可以将玩具分为四大类型。这是绝对非典型、非主流的玩具分类法,但可以让我们花费少许时间,好好想想『为什么玩儿玩具会高兴』这一简单而又深奥的问题。答案,其实就在你自己心里头。
模拟赛车

了解身边的未知事物,继而探索整个世界,让自身的行为对世界施加影响,以此来刷存在感,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基因“命令”每个物种尽可能地维持生存、延续后代,也可归结为对世界造成切实影响。于是,你以为婴儿在高兴地玩儿玩具,其实他们是在努力地展示自己存在。同理,你以为御宅族收集一堆动漫产品是玩物丧志,其实他们是在收集留存于世的美好。

身体延伸类

人们出生不久之后接触到的第一种玩具,通常是“身体延伸类”玩具。婴儿摇响了铃铛,于是天真灿烂地笑起来,因为他将铃铛当作自我身体的延伸,发出的声音则向世界证明了自我存在。熊孩子捡起石头子扔出去,砸到树干或者电线杆就很开心,砸碎了谁家玻璃,还一边逃跑一边欢笑——石头子就是他身体的延伸。动物也有类似的心理模式,比如驯兽员手中的皮鞭,会被动物理解为“驯兽员身体具有威力的一部分”。对于成年人而言,追求刺激、超越身体极限的玩具,例如驾驶卡丁车,也在满足这一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手办及其他动漫周边产品

收集收藏类

在我们见识了大千世界之后,就开始渴望拥有。既然无法获得全世界,至少可以拥有世界的一部分。将内心中最喜爱、最认可的东西收集起来,就是收集收藏类玩具带给人的愉悦。收集的关键在于数量和质量:手办、扭蛋、易拉罐、橡皮……以多为胜,以稀有为胜。很多孩子从小就喜欢收集,成套成套的玩具最让他们着迷。对于成人,收集类玩具更是制作精良,价格昂贵,但总会给你一个收集的理由—比如依托某个影视动漫作品。

玩偶及毛绒玩具

缓解压力类玩具

随着年龄增长,内心压力必然逐渐增多,缓解压力的方法多种多样。运动、大吃、哭闹、观看美好事物,都有一定效果,当然玩儿玩具也是重要的减压方式之一。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