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虫书
金文中的花体字


“越王勾践剑”在冷兵器爱好者的心目中,堪称“上古神兵”。而剑身铭刻的八个字“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却曾让文字学者伤透脑筋。实际上它们是金文中的“花体字”—鸟虫书。

西汉鸟虫书私人玺印“武意”,“武”字下部笔画变为鸟形,“意”字上部则变为鱼形。
古剑谜文
1965年,湖北的一座古墓里出土了一把青铜剑,剑身图案精美,镶有蓝琉璃和绿松石,更可贵的是锋刃完好如新、锋利异常,一次划破20多层纸毫无压力。剑身上刻有八个弯弯曲曲的字,考古队里谁也不认识。于是,他们向当时最顶尖的五位古文字学者——郭沫若、唐兰、陈梦家、于省吾、商承祚,寄出了求助信。
几位专家先后辨明了“越王”、“自作用剑”这6个字,还剩下最难认的2个字。唐兰琢磨良久,对陈梦家说:“我认出来了。”陈说:“我也是。”于是俩人就像《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和周瑜一样,各自将答案写在手中,伸手一对,两个掌心里都是“勾践”二字。这把“天下第一剑”的主人,原来是那位卧薪尝胆的春秋霸主!


传说秦始皇传国玉玺的印文是鸟虫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但由于玉玺失踪,现在我们只能看到后人以鸟虫书仿写的版本。
雕“虫”小字
勾践剑是一件青铜兵器,按理说,上面的铭文也应属于金文,却为何如此难认?原来,这八个字并非常见金文,而是金文中的一种“花体字”:鸟虫书(亦称鸟虫篆、鸟篆等)。
鸟虫书顾名思义,要将笔画变形成鸟或虫的形态。开始,它仅仅是在大篆字体的基础上,加一些圆点和波动,或者添一些鸟虫图案作为装饰,后来慢慢用鸟虫图案直接代替了笔画。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