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五畜放牧半径

牛羊易见,驼马难得
经常到草原牧民家做客,我发现一个规律:无论去哪家,一天中的各种时间段,通常都能看到羊群。若是清晨或傍晚,还能见到牛群。马群就几乎看不到了,要看马群,得请主人骑马出去,特地赶它们回来。最难得一见的是驼群,需要主人骑上摩托或开着车,带你到远处找。
后来我在蒙古族的英雄史诗中也读到了类似故事:一个人去拜访远方的英雄,先遇到他家的驼倌和马倌,然后遇到牛倌,等遇到羊倌时,英雄的家就到了。
这是因为草原五畜的“放牧半径”不一样:以全家居住的蒙古包或定居房屋为“圆心”,绵羊的放牧半径最小,山羊稍远,牛又更远些。牛羊群都有牧民跟着,每日清早出门,傍晚将它们带回家过夜。而马和骆驼,就走得很远了。马群能跑出数十公里,几天才回来一次。骆驼甚至会走到其他旗县去,几个月都不回家。

草原上的明星职业
在过去的游牧时代,牧民也会对各家的草场稍作划分,放牧牛羊,就只在自家地盘里走走。但马和骆驼的放牧半径很大,必须各家共用草场。往往几家将马群合并起来,由一位放牧好手担任马倌。马倌走的范围常是整个苏木(乡),与各家都有来往。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