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远方山野间
中甸高山植物园


研究生一年级的夏天,我来到香格里拉县城外纳帕海边的山坡上,寻找自己的研究材料—细叶蓝钟花。这是一种开着蓝色小花的桔梗科植物,我忙活了一整天,为几十株个体做了标记,并小心地授粉、套上网袋。两天后,一群牦牛在这片山坡上悠闲地吃草,顺便糟蹋了大约一半实验样本。伤心之余,我四下眺望,附近有一面山坡被矮墙圈起,我暗想若那里也有研究材料,至少不会受到牲口威胁。后来我才知道,被圈起的这片山坡便是中甸高山植物园,我与这座植物园的缘分也从此开始。




围墙内的野花园
矮墙之内,几乎和墙外没有区别,同样是山坡、草甸和树林,只不过墙内少了闲游的牲畜和往来的牧人。这里真的是一座植物园吗?只有从脚下勉强可以分辨出的碎石路,以及山坡上的小楼,我才能够找到一些人工痕迹。
香格里拉旧称中甸,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脉中。中甸高山植物园的海拔约3300米,可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植物园之一。它由着名植物学家方震东先生建立,2005年正式开放,其初衷是为了保护园中原生的几种杓兰属植物(野生兰花)及它们的自然栖息地。后来听说,当初方老师为了寻找适合的园址,跑遍了香格里拉县城附近的每一条山沟。建园之前,这里的山坡林下,就有较大而稳定的杓兰群落,植物园的建立,不但可以“就地保护”这些珍贵的野生花卉,也便于开展多项研究。如今园中植物以野生种群为主,此外另有一片梯田状的实验区域,用于引种栽培并开展相关研究。
这座植物园的面积并不大,若沿着园内主要的小道步行,十几分钟就能贯通南北。不过,慕名来此的学者和自然爱好者们,却常常被园内丰富的植物所吸引,一步一停,根本挪不动脚步。这片不大的园子里生长着900多种横断山区原生植物,而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在持续增加—总有隐藏的野生种类被不断发现。植物园中重点保护和研究的杓兰共有6种,其中云南杓兰、黄花杓兰还是我国特有物种。除此之外,园中许多颇具高原特色和观赏价值的物种,如滇牡丹、桃儿七、中甸角蒿、中甸翠雀花、中甸山楂等,由春至秋相继开放,将整座植物园装点成了天然的大花园。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