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体水晶
宝石杂质有内涵


文章出自:博物 2015年第04期 作者: 冷冷 何全 

标签: 石头记   

提到水晶,大家都会想到纯净无瑕、晶莹透明的样子。然而有一些水晶,却因为内部含有杂质而变得美妙绝伦,备受追捧。在这些“包裹体水晶”身上,杂质们秀出了风格,秀出了水平,反倒成了每块水晶独一无二的“内涵”。
绿幽灵水晶内部的图案,是二氧化硅晶体中所含的“包裹体”,
也就是杂质,主要是火山灰矿物绿泥石。
与正长石生长在一起的水晶。
二氧化硅是地壳中最常见矿物之一,
身为其结晶形态的水晶
也常和其他矿物结伴而生,
一不留神就把对方“包”进去了。

“不纯洁”的宝石幽灵

近几年,珠宝市场流行起了一种奇特的“绿幽灵水晶”。它们不像寻常水晶那样通体纯净,而是内部充满变幻莫测、神秘妖冶的绿色图案:有的似满天星辰,有的如千层塔,有的像海底世界,有的仿佛山水画……其中或许有造假赝品,但绿幽灵水晶在大自然中是真实存在的。

绿幽灵水晶的主要成分,跟其他水晶没什么不同—地壳中排在长石之后、第二常见的矿物石英,也就是二氧化硅。当形成大块纯净晶体的时候,平凡的二氧化硅也就成了宝石。不过,并非只有“纯净”才是美,除了光洁无色的水晶,水晶内部所含的不同金属杂质,还造就了紫水晶、黄水晶、玫瑰水晶等色彩各异的彩色水晶。彩色水晶中的金属杂质是以微粒形式均匀散布,肉眼无法看到,而绿幽灵水晶中的杂质却高调地聚集在一起,甚至充满整颗水晶,刺激着人们的眼球。除了美学价值,坊间还号称绿幽灵水晶有“招财”功效,问起原因—据说是它颜色绿绿的像美钞……

绿幽灵水晶中的杂质主要是绿泥石,它是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矿物的蚀变产物,通常来自火山灰,因含有“二价铁离子”而呈深浅不同的绿色。火山喷发后喷发物冷却,绿泥石等火山灰矿物有时会被周围的二氧化硅包住,随机形成千姿百态的图案。如果是其它颜色的火山灰,则会形成红幽灵、白幽灵、灰幽灵等气质各异的“幽灵水晶”。

包裹体:拉你入怀,把我变美

就算没有火山喷发这种大事件,水晶里也常常会掺入其他杂质。由于二氧化硅是如此常见,它们在结晶生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邻居”,一不留神就长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态。而这些被水晶包裹其中、并且肉眼可见的矿物岩石或其他杂质,在矿物学上就被称为“包裹体”,又称“内含物”。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