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
无伤智力,只伤牙齿
标签: 生活百科



智齿,与智力无关
上期杂志中曾经提过,人的牙齿一共有28~32颗—牙齿的数量不该是个“常数”吗?还真不是!这4颗“浮动”的牙齿数,就是为“智齿”预留的。
智齿不是门齿也不是犬齿,而是那颗最靠后的臼齿。在人类的基因中,牙齿数量的“出厂设定”是32颗:8颗门齿、4颗犬齿、8颗前臼齿和12颗臼齿。但当人在青春期之前完成换牙后,臼齿却只长出8颗,也就是嘴里总共只有28颗牙。因为那4颗智齿还处于“沉睡状态”,就潜伏在“牙排”最后方,靠近喉咙位置的牙龈中,上下左右各一。
通常,智齿差不多要在人18~25岁时才会苏醒,开始萌发。而这个时候正是人类大脑完全发育好、心智趋于成熟的阶段,所以,人们就俗称它为“智齿”。至于民间流传的“长智齿就相当于长智慧”,八成是属于长辈对子女寄予的美好期望。而“拔掉智齿会影响智力”的说法,则更不靠谱—智齿连接的神经虽离大脑很近,但它只负责控制脸部温度和咀嚼,跟记忆和智力丝毫无关。



早该退化的牙齿
实际上智齿人人都有,只是藏在牙龈下,不一定全都能长出来,只有一小部分人(不到17%)4颗都能长全,甚至有些人的智齿一辈子都处于沉睡状态—因为,现代的人类几乎不需要它。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