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两栖类
崛起于水陆之间
标签: 动物世界




先长腿,再登陆
今天地球上有4000多种两栖动物,它们小时候长鳃,长大后有肺,体表光滑覆盖粘液,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活动。两栖动物拥有3亿多年的悠久历史,而在演化史上最风光的,并不是现代两栖动物所属的“滑体亚纲”两栖类,而是已经灭绝的“迷齿亚纲”两栖类。几乎所有的史前巨型两栖类,都出自这个家族。“迷齿”这个名字,源自它们牙齿化石的横截面上,曲曲折折类似迷宫一般的纹路。
众所周知,长着四条腿的两栖动物,是由水中的鱼类演化而来的。最着名的原始两栖动物之一,便是迷齿类的一员—鱼石螈。鱼石螈生活于距今3.67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体长约1米,长着短小的四肢和带鳍的尾巴,能用肺呼吸。长期以来,它被视为最早长出四肢、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声名显赫。
然而对这个“先进典型”,古生物学家们一直心存疑虑。近年来,有研究者用计算机技术重新模拟了鱼石螈的四肢运动方式,发现鱼石螈的后肢太弱,在岸上几乎寸步难行,只能用前肢拖着身子勉强前进。目前来看,鱼石螈和同一时期的原始两栖动物,仍处于从鱼类向两栖类的过渡阶段。它们已有了强壮的脊椎和肋骨,以及从鱼鳍演化而来的四肢,却几乎一生都在水中生活。只有在干旱时期,它们才会被迫爬上陆地,努力向附近其他水源转移。不过,正是从这种有限的陆地活动能力开始,它们在水陆之间开拓出了一片新的生存领域,为后来的两栖动物、乃至所有陆生脊椎动物的演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登临淡水之王
经过泥盆纪的初级探索,两栖动物在之后的石炭纪终于全面登陆。这个气候湿润、植被繁茂的时期,非常适宜它们的演化。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马鬃山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