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园春
果树春花经典美景


文章出自:博物 2015年第03期 作者: 彭鹏 

标签: 草木庄园   

春日里无论在山林沟谷,抑或城市花园中,绵延成片开放的花朵,莫过于桃花、李花、杏花、樱花等蔷薇科果树花了。在我国广袤大地之上,它们依着气候不同,或因历史传承之故,奉献出许多着名景观。
在西藏林芝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中,春日桃花在南迦巴瓦雪山脚下盛开。
顶着残雪开花的山桃
京郊长城与山桃花景观
雅鲁藏布江边的桃花景观
光核桃的花

桃花

落英深处是仙乡

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中,藏着古人描绘的世外仙境,也藏着人们自古至今的美好向往。因桃树早在先秦时就已为人栽种,经多年驯化,可适应我国各地气候,于是无论南北东西,都可以人为种出一个桃花源。

春寒料峭的3月,青藏高原还是冰天雪地,但其南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却已有成片的桃花绽放。低洼的谷地水汽充裕,气温回暖也极早,初春时江两岸的山坡上,已被桃花的颜色占据,春花、江水、雪山、云雾共同构筑起一派人间仙境。位于西藏林芝大峡谷地区的桃花,并不是寻常桃子,而是青藏高原山谷中特有的“光核桃”,又名“西藏桃”,非但花色绚烂,果实的含糖量也较高,俄罗斯还曾专门将其引回栽种繁育。

如果前往华北地区,3、4月间还可看到桃花与长城组合而成的春景。长城依山势蜿蜒,春风乍起,草木依旧枯黄时,山间桃花先一步开放。这些桃花是野生的山桃。以北京为例,燕山山脉寒冷干旱,土质贫瘠,石多于土,山坡往往被耐旱的灌木和小型乔木覆盖,其中唯有山桃不需等待春雨浇灌,就可早早开出满树新花。花色虽偏淡些,但开在枯木之间,并与屹立不倒的长城相伴,可谓风骨坚韧的好搭档。

新疆伊犁的杏花景观
杏花

杏花

北地绝色独占春

新疆伊犁的春日杏花已成了国人心驰神往的美景,依着起伏的山坡,杏花层层叠叠,隐约之间又有牛羊行走其间,别有一番风情。人们为追求杏子的味道,才成就了春日里的杏花风景:新疆的杏子甜,是因为在6月杏子将熟时,这里的日照时间较长,白天又热又晒,晚上又很凉爽,较大的昼夜温差便于糖分积累。

温差较大,又无长期梅雨的浸渍,使得我国北方更易栽种杏子。在太行山区,杏树适宜在山石之间栽种,春日也多有杏花美景。而东北地区常见的杏花,大都不是人工栽种的食用品种,而是野生的山杏,又名“西伯利亚杏”。它的花略小,到秋天叶子会变红,又是另一种景色。

雪梨花
四川金川的雪梨花景观

梨花

植遍山冈为果香

春日里的大金川河谷,已被遍野梨花染得雪白。位于川西北高原阿坝州的金川周边,兼有高原的较低气温和谷地的水土滋润,正适宜甜嫩多汁的雪梨生长。这里被誉为“中国雪梨之乡”,自然在春日被梨花重重包裹。

而在寒冷的吉林延边州,梨花园中栽种的则是广受东北人民喜爱的苹果梨,以耐寒的秋子梨作为砧木嫁接而成。进入5月,苹果梨的白色花朵才会成片盛开,延边州的朝鲜族朋友身着传统民族服装,在梨花下载歌载舞。到了深秋果实成熟时,苹果梨们要被切片或者榨汁,用以制作最地道的腌辣白菜。

武汉大学的樱花景观

樱花

满城花雨蕴情仇

说到樱花,人们总会想到日本。其实我国也有多种原生樱花,甚至有说法称,日本的樱花最初也是由喜马拉雅山区的原生种,经中原辗转引入驯化而来。

如今在我国观赏樱花之地首推武汉。东湖和武汉大学都栽有许多樱花树,每年赏樱也成了一大盛事,还有学生专门身着汉服,以宣扬樱花之赏中国古已有之。然而武汉大学的樱花,却是因日本之故而繁茂起来的:抗战时期,日军曾把武汉大学当作司令部,引种了很多樱花树,一则耀武扬威,二来为抚慰日军的思乡之情。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建交,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将着名的“大山樱”赠送给中国,其中50株又被种在武汉大学的“樱花大道”两侧。如今,抗战时期那些侵略带来的老樱花树大都寿终正寝,而象征中日友好的新一代樱花,年年绚烂绽放。

与武汉类似,青岛市内也栽种有许多樱花,缘起也是在日本占领期间大量栽种,如今已成为青岛的城市名片。当然我国栽植樱花的地方甚多,并非全部与战争相关。西安青龙古寺也以樱花闻名。这里在唐代就是一座大寺,盛唐时不少外国僧人于此学习,尤以日本僧侣为多—着名的“入唐八大家”中的六人都曾于此地受法修行,其中回日本以后创立真言宗的空海和尚,成为开创“东密”的祖师。故而青龙寺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圣寺,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佛教协会赠送给青龙寺千余株樱花树,使这里成为了赏樱圣地。

西府海棠花
北京宋庆龄故居中的西府海棠
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海棠花溪”景观

海棠花

一树红颜醉游人

春日的北京城,古意盎然的老宅第或皇家园林中,往往能够见到一两株硕大的海棠。4月中旬,繁花满枝,花瓣掉落在地,竟如铺下一层淡粉色的花毯。在中山公园、宋庆龄故居等地,这样的海棠树尤为粗壮,它们的种类是西府海棠,开花白中带着轻微的粉红,恰似美人微醉时泛红的脸颊。颐和园里也栽了很多西府海棠,据说咸丰皇帝特别喜欢它们,经常在雨后对着盛开的海棠花留恋不舍。后来慈禧太后还特地将它们移栽到自己住处附近,以怀念亡人。

明清两代,北京市民对海棠花偏爱有加,连着海棠的果子,也成了北京的特色食品。冰糖葫芦除了用山楂制作,有时也用海棠果—海棠果的中文正式名叫做“花红”,俗称沙果。除了冰糖葫芦,传统的北京果脯里面,也一定要有蜜渍海棠果,颜色红美,味道酸甜,更有开胃之效。

如今的北京城,自护城河畔到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里,都特意栽种了许多西府海棠。元大都公园里甚至有一处景观专门称为“海棠花溪”,花与春水相映,更兼有浅淡的清新花香萦绕,可谓今人营造出的海棠花传统景观。

稠李花
大兴安岭北麓稠李花景观
重庆的宋代“多宝塔”与李花景观

李花

银装素裹也多情

重庆市内春日里的满树白花,并非梨花或樱花,而是李花。李花单独一朵虽稍显娇小,但数朵花聚集成簇,远远观望,也极雅致。特别是在黄昏日落之后,雪白的花瓣被灯光照耀,才显出别样的明亮光泽。李子宜在山区栽种,多山的巴蜀之地出产的江安李子等品种颇为知名。这两年重庆也将李花打造成了城市新名片,渝北“李花节”已成游人春日踏青的好去处。

东北地区又别有一种李花—稠李。稠李和李子算是表亲,只因叶子和青涩的果实有种奇怪气味,民间俗称为“臭李子”,不作果实食用。东北的稠李多是野生,在寒冷的大兴安岭北麓,却有着湿润肥沃的砂质壤土,正适合稠李生长。5月时稠李的白花一串串开放,如同树枝上垂下白色的瀑布,别具一格,也成了近些年来新兴的春季赏花热点。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