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社会(下)
超级大兵团


文章出自:博物 2015年第02期 作者: 冉浩 

标签: 动物世界   

数千年来,人类社会有“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两大模式。然而早在人类之前数千万年,蚂蚁世界中就有了这两类民族的代表—切叶蚁群维持着蚁口数百万、整日劳作不息的“农业帝国”,而行军蚁群则居无定所,总是伴随着迁徙与杀伐。蚂蚁社会最传奇的部分,由它们书写。
在中南美洲,川流不息的切叶蚁运输队是一道常见风景。叶片虽小,重量却往往是工蚁体重的50倍,而运输叶片的路程可达250米。

切叶蚁

老牌“农业帝国”

顾名思义,切叶蚁是一类喜欢“切割”树叶、草叶的蚂蚁。在中南美洲的森林和草原中,经常能看到一片一片的碎叶整齐地移动,仿佛一艘艘小舢板,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每张碎叶片都由一只蚂蚁叼着。切叶蚁的社会,就这样每天奔波不息,不停从外面收集叶片运回窝。这些叶片并不是它们的食物,而是肥料—早在人类掌握农业之前的几千万年,切叶蚁就有了栽培食物的“农业”。不过,它们培育的并非植物,而是类似蘑菇的真菌。

科学家们已发现的切叶蚁有230多种,基因分析表明它们都有共同祖先。据估算,切叶蚁一族大约发迹于5000多万年前,当时的地球比今天更温暖,南美大陆繁茂的植被催生了这些会种粮食的蚂蚁。时至今日,它们当中仍有130多种从事着原始的“低级农业”,蚁群大多不超过100只,并且只会收集落叶、残花而不会切割鲜活的叶子。

而真正从事“高级农业”的族群,主要是“美切叶蚁”和“顶切叶蚁”两类,它们建立了真正的“蚂蚁帝国”:有些种类的巢穴拥有多达500万~800万名成员(比三国时期魏国的人口还多),一只蚁后一生能产下数千万枚受精卵。位于地下的蚁巢既是住所又是“农场”,分为上千个巢室,总面积可达数十平方米,深达8米!因此别看切叶蚁个头小,它们每年消耗的植物比当地许多哺乳动物还多。

切叶蚁是中南美洲极有效率的“植物杀手”,但它们切割叶片不完全是为了吃。除了工蚁们吸食一部分叶片汁液,大部分叶片都被运到巢里,用作培育真菌的肥料。
切叶蚁部分工蚁的上颚如同刀片一样锋利,能切断叶片上坚韧的纤维,但这样也会对上颚产生剧烈磨损。年龄较大、上颚不再锋利的工蚁,往往转职为运输叶片的“搬运工”。
在切叶蚁蚁巢深处,小型工蚁精心照顾着真菌菌丝,蚁群中的幼虫完全以这些真菌为食。

精密的生产机器

在蚂蚁当中,切叶蚁的蚁群成员分工是最细致的,有些种类的工蚁分为几十个类型,各类工蚁的头宽可相差8倍、体重相差200倍!每只工蚁的体型,都由它的工作岗位决定。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