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你披上红衣?
四川海螺沟红石滩


文章出自:博物 2015年第02期 作者: 王珊 

标签: 自然探奇   

在四川甘孜地区,着名的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附近,有一种神奇的“红石滩”:两侧青山相对,山谷中却铺着长长的“红毯”,红毯中央淌过一道乳白的流水,与山间云雾相互呼应。这壮丽的红毯,其实是一种微生物造成的奇观。
橘色藻家族因呈鲜艳的橘色系而得名。左图树干上的明黄色覆盖物,是新西兰北岛的一种橘色藻。而右图的海螺沟橘色藻只生长在岩石上,且因富含类胡萝卜素,颜色特别红艳。

血染山谷?

天降圣物?

艳丽的橘红色随着水势蜿蜒而前,在两侧碧山映衬下美得令人窒息。走近一看,这景致竟是由躺在河床上、色泽鲜艳的石头构成的。这样的“红石滩”,在川西贡嘎山海螺沟一带或多或少都能见到,而又以雅家埂、燕子沟规模最为宏大。连片石滩在阳光下红得耀眼,雨后明艳润泽,若遇到雪天,红石戴“白帽”,更显娇妍。

当地人传说,过去曾有一条大蛇在此兴风作浪,被高僧斩杀,鲜血溅满山谷,将河滩全部染红。而藏传佛教的信徒则相信这红色是天赐的“圣德拉”(信徒们用来供奉胜乐金刚佛母的圣洁物质)。传说在农历的每月25日,无数空行勇父和空行母会从天上洒下圣德拉,海螺沟收到的圣德拉最多,因而形成了这样大规模的红色景观。

神话故事总来自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联想,在红石滩的传说里,无论是喷洒的鲜血,还是从天而降的圣物,都是覆盖在表面的东西。的确,走进红石滩就能发现,大部分岩石都是顶部最红,侧面次之,近底部处只有零星红斑,露出了岩体原本的灰褐色—当真就像有人当空泼下颜料、洒落在石头上一样。

橘色藻家族的异类

红石滩岩石上的红色物质究竟是什么呢?科学家经过深入研究,发现这是一种附着在石头表面的藻类—“乔利橘色藻”的一个变种。橘色藻科以鲜艳的红、黄色而得名,大部分“家族成员”都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潮湿的岩石、树皮等基质上。乔利橘色藻却独树一帜,更适应低温环境,20℃以下才是最适合它生存的温度。并且截至目前,海螺沟发现的橘色藻都只分布在原生岩体上,树皮上不见丝毫踪迹。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