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大吃八方
捕蝇草培育法
文章出自:博物 2015年第02期
标签: 草木庄园

美国原住民,吃肉实被迫
不少人会想当然地认为,捕蝇草一定生长在原始雨林里,这都是探险电影中的“食人花”造成的误解。其实,捕蝇草是地道的“美国公民”。它原产于今天美国东南部,北卡罗来纳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的沿海湿地。
如果你踏入这片领地,可能会大失所望:这里并不是什么深谷密林,只是一片平淡无奇的湿地,地上有些杂草,稀稀落落地站着几棵松树。但拨开杂草,你会发现,这是食虫植物的大本营:瓶子草、捕蝇草、茅膏菜、捕虫堇,各自摆出了自己的独门暗器,等待虫儿上钩。原来,这里的土壤特别贫瘠,其他植物很难生长,而捕蝇草们在这艰苦情况下,被迫进化出了捕虫技能,用来补充养分。
这里冬季气温徘徊在0℃左右,很少下雪。夏季则高温潮湿,白天最高气温一般在30℃。在中国,气候最相像的要算长江中下游地区了。这里的朋友养捕蝇草可谓得天独厚。



一触即合,越动越紧
捕蝇草可以靠一张“大嘴”瞬间咬住虫子,身为植物,为何竟有如此敏捷的动作?
秘密就在它的武器:捕虫夹。捕蝇草所有叶片都特化成了捕虫夹,已经没有正常的叶片存留了。夹子内侧分泌蜜汁,每一瓣的中心区域长着3~4根细刺。当昆虫被蜜汁吸引来,走进夹子时,若在几秒之内连续碰触到2根细刺,捕虫夹就会被激活。夹子外侧的细胞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迅速拉长,使夹子迅速闭合,边缘的“牙齿”咬合在一起,将猎物封锁在这牢笼中。
但此时夹子还不会合紧。根据达尔文的猜测,这是捕蝇草给微小昆虫的逃生机会,以避免浪费能量后,却只得到一个回报太小的食物。如果猎物够大,它的挣扎会不停刺激细刺,夹子也越闭越紧。之后,捕蝇草分泌出消化液,吸收猎物的养分。几天后,夹子再次打开,只见干瘪的残骸。
为什么连续碰到两根细刺才会使夹子合拢?原来,每一次开合夹子都很耗元气,一枚夹子开合多了就会枯萎。为了避免雨滴、落叶等因素造成无意义的开合,捕蝇草就进化出了这样的妙计——短时间连碰两根细刺的东西,一般都是活物。如果风雨太大,夹子也会闭合,但不会锁紧,一天后能再次打开,这样就不耽误捕虫了。

来种捕蝇草吧!




养好捕蝇草的4个秘诀

1.水:纯净为上,不可干透
浇水时一定要用纯净水、蒸馏水、雨水、空调冷凝水,不要用自来水、矿泉水,因为它们含有许多可溶性的无机盐,浇水后会凝结成“碱花”,使根呼吸困难,逐渐死去。这是捕蝇草比别的植物娇气的地方,一定要注意。
在生长季节(约4到11月)需要保证盆土不干透。如果没时间打理,可用“腰水法”,即在盆底垫个托盘,保持托盘中一直有1cm左右深的纯净水,若水干了就及时添加,这会减少很多浇水次数。但你若是勤快,最好还是多浇水,少用腰水,因为腰水会使土中盐分逐渐积累,而浇水会冲走这些盐分,使根生长良好。

2.光照:脚需阴凉,头需阳光
捕蝇草非常需要阳光,生长季节需要14小时以上的日照,包括4个小时以上的直射光,加上其余时间散射光。光照不足会虚弱而死,任你喂多少虫也无济于事。
光照一强,花盆就会被晒热,而根部又是喜欢凉爽的,怎么办呢?可以用大花盆(直径和高度都在15cm以上)种植、盆外再套个盆,或用其他东西遮挡盆壁来解决。这样,外层晒热了,内层却依然凉爽。如遇到持续30℃以上的高温,可把植物移到高大植物的树阴处,让它接受斑驳阳光。

3.抓虫:活虫自己抓,死虫要“按摩”
捕蝇草的根受不了任何肥料,它全凭抓到的猎物给自己“加餐”。如果你家植物较多,那么完全不用你操心,自有很多小飞虫会喂饱它。如果家里实在没有小虫,可以1个月人工喂一次活虫。若找不到活虫,就用镊子捏着刚死的虫(比如你刚拍死的蚊子)触碰捕蝇草夹子上的感觉刺。夹住之后,由于死虫不会挣扎刺激夹子闭紧,需要人手对夹子做“按摩”——轻捏夹子外侧,直到它紧紧锁住。

4.冬眠:闭关修炼不可少
冬季是植物休养的阶段,休眠得好,开春会长得很壮,捕蝇草在0~5℃冬眠最好。进入秋天,你能直观看到休眠的迹象:夏天的直立叶开始枯萎,新叶变成贴地状态,夹子变小,叶柄粗大。冬眠时的应对办法,可以分三种情况:
长江中下游和云贵高原地区,可以放在室外养护,比平时少浇点水就好,捕蝇草可忍受短时间0℃以下的低温,但倘若连续一周低温都在0℃以下,则需要将草转移到室内窗台。这些地区没有暖气,室内温度正适合休眠。
北方地区刚一入冬,就要把草放在无暖气的封闭阳台,如果家里到处都有暖气,只好将捕蝇草移到室内最冷的一块玻璃窗下,紧贴窗户来维持相对较低的温度。如果家中光照好,南窗的温度中午时会接近30℃, 在这种情况下,朝东或者朝北的窗台会让捕蝇草感觉更舒适一些。
华南地区冬季温暖,无冷处可寻,有一个办法有效且“土豪”:将草放进卖冷饮的玻璃门冰柜,既可通过玻璃晒到阳光,又可人为调整合适的低温。
责任编辑 / 张辰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