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
文明功臣,健康恶魔
标签: 文化文明


罗马,热爱铅的帝国
在许多工程师眼里,罗马帝国最伟大的建筑,并不是大竞技场和万神庙,而是四通八达的供水系统。讲卫生的罗马人,不惜花费巨资在每一座城市周围兴建引水渠,将数十公里外的山间清泉引入市区,再用水管把水输送到市区各个角落。仅首都罗马就有11条引水渠,市内大街小巷几乎都有输水管道,给人们送去“自来水”。可这些水管常常用铅制造,结果大家每天都在喝含铅的水。
罗马人酷爱美食美酒,而他们的锅碗瓢盆、瓶瓶罐罐大量使用铅器,调味用的葡萄糖浆更是在铅锅里熬煮、铅罐里储存。不仅如此,罗马人用铅盖房顶,用铅做儿童玩具,用铅造棺材,简直一辈子都离不开铅。最倒霉的其实是贵族,他们每天吃喝玩乐摄入的铅,是平民、奴隶的10多倍。尽管当时也有些学者、医生意识到了铅的危害,可就是没人当回事。现代科学家分析了北极冰芯中的古代大气样本,发现在古罗马时代,全球大气铅含量都被他们拉高了……
八千年的老资格
当然罗马帝国衰败的原因很多,铅未必有多大罪过。而且铅的资历比罗马老得多,它与金、银、铜、锡同为人类最早利用的几种“元老”金属,早在8000多年前就被开采了。铅质地虽软,却分布广、易提炼、易加工、耐腐蚀,在很长时期内都比铜、铁便宜不少,经济适用。唯一的问题是,铅如果被吸入人体,发挥的全是“负能量”,不仅有害,而且难以排出。
除了直接使用,铅还和铜、锡一起,被用于冶炼青铜。在这种最古老的合金材料中,铅以小颗粒状态独立存在。在先秦时期的中国,奢华的青铜器基本由“钟鸣鼎食”的贵族专享,烹煮酒肉时就会有铅渗入进去。尤其是最爱用青铜器的商代,常有王公大臣“酒疾”难愈、精神萎靡或举止狂乱的记载,症状颇似铅中毒。有历史学家怀疑,那位起初励精图治、后来却成为暴君代名词的商纣王,或许就是铅中毒患者。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