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君的微科普


文章出自:博物 2014年第12期

标签: 读编互动   

1. 乌和鸦

@博物杂志:如今,“乌鸦”是合为一词来用,但在古代是分开用的。最初,“乌”是乌鸦的总称,“鸦”只代表“乌”中的一类(如“楚乌”),而且当时写作“鵶、雅”。《小尔雅》记载:“鸟字点睛。乌则不。以纯黑故不见其睛也。”乌鸦是黑的,乍一看好像没有眼睛,古人便把“鸟(鸟)”字的“头部”减掉一横(眼睛),造出“乌(乌)”字,这字造得可谓巧妙。在改为简化字后,这一横变成了点,显得更为形象了。

2.蚁?蛛!

网友@广凌成枫:想问下这只到底是蚂蚁还是蜘蛛?第一次见。

@博物杂志:蚁蛛,这种蜘蛛模仿蚂蚁的样子。蚂蚁常群起攻击敌人,不但会咬,而且会分泌蚁酸当化学武器,甚至有的种类还有毒蜇针,很多动物都惹不起它。所以有不少小虫纷纷拟态蚂蚁,这称为“拟蚁现象”。不过蚁蛛模仿蚂蚁,既可以躲避害怕蚂蚁的天敌,又比较方便它捕捉蚂蚁。它会埋伏在蚁窝附近,伺机出击。

苘麻
观赏用的苘麻属植物。

3. 用处多多的苘麻

网友@你们净是妖蛾子: 这种植物是什么?路边到处都是。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