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山地牧场
骏马肥羊转场忙
标签: 自然地理


牧道上的足音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9月,暑气方收,分散在阿尔泰山南坡夏秋牧场上的哈萨克牧人们,结束了悠闲生活,收拾家当,向着数百公里外准噶尔盆地的冬牧场进发。浩浩荡荡的“转场”开始了。
羊群被赶回来,骑马人的鞍子上挂着备用马鞍和皮绊,风干的羊肚囊里塞满了羊肉。“霍斯(毡房)”尖顶上的毡子被卸掉,里头一下变得透亮,被羊粪烟熏黑的烟筒也拔了下来。女人的衣服、绣针和羊毛线,男人厚重的羊皮裤和旧靴子,熬奶茶的铜壶,刷着蓝漆的木摇篮,还有绣了整整一个夏天的花毡……所有东西都被收拾妥当,牢牢地捆在了骆驼身上。
“牧道”上已有不少行色匆匆的牧人,带着一身草原的气息:混合了风沙、秋草、毛毡、酥油和羊膻味儿。男人们裹着不讲究的旧衣服,头顶皮毡帽。女人一律是长裙里套着肥大的裤子,乱糟糟的头发像一把干草,但眼睛黑亮,脸上也黑里透红。他们排成长队,跟着牧群默默地走。整条牧道充斥着重重的脚步声,那是千百头牛羊从不同方向聚到一起,用细碎的蹄音汇成的轰鸣。牧人的脚步和牛羊的蹄踏,使道路烟尘腾起,混乱中洋溢着勃勃生机。
新疆的许多牧场藏在天山、阿尔泰山和南疆西部的山区中。深居内陆的新疆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荒漠多,然而几座高大的山脉却“拦截”了来自大洋的水汽,在山前形成雨雪,滋养出优质的高山草地。从低处的荒漠到高处的草地,这些牧场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草种也不同。牧人们便根据气候冷暖和牧草长势,在一定区域内转季放牧,通常夏天在山上,冬天在避风的低处。
责任编辑 / 林语尘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