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文章出自:博物 2014年第10期 作者: 曾笑菲 

标签: 诗词演义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宋·李清照《渔家傲》
我国北方海滨雾气升腾时,常被文人看作可通往仙人住地。
张志和
太湖(张志和隐居处)

 渔家傲

又名游仙咏、荆溪咏、绿蓑令,共六十二字,前后两阕,彼此相同,轻快悠扬,似水面行舟,波涌翩然相续。相传此曲脱胎于江上渔家小调,由北宋晏殊首创,因“神仙一曲渔家傲”之句得名,自范仲淹方有定格。此词牌所咏内容颇广,行旅见闻、心境感慨、传说故事等均可入词句。

神仙一曲渔家傲

桃花新绽,绿草初萌,水光山色之间,时有白鹭翩然低飞。细雨如织,沾衣不湿,刚至而立之年的张志和,却已厌倦了官场沉浮,决意隐居于山水之间,再不过问俗务。张志和生于盛唐开元年间,七岁时因与唐玄宗对答如流,自此一举成名。然而他太学结业后初至官场未久,便遭逢了安史之乱,待战乱平息之后朝政混乱,他又遭了莫名贬黜。自此,张志和便无意官场,借亲人亡故之机,弃官隐居去也。

隐居太湖的张志和自号“烟波钓徒”,常于水面垂钓,虽设钓竿,却无鱼饵,以此自娱而已。兴致到时,张志和自创了一曲短歌,唱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短歌名为《渔歌子》,后人又称之为《渔父》,相传曲调来自渔民小调,朗朗上口,乃张志和最为中意之作。相传某次与友人江舟宴饮,酒过三巡,张志和执意要为友人表演,于是飘飘然凭空踏入水面。这一去,从此隐于浪涛,踪影无觅,人们传言张志和已遁入神仙界了。—另一个冷酷而现实的版本是,一次前往湖州拜会着名书法家颜真卿时,张志和于游船上不幸落水身亡。总之,他那首着名的《渔歌子》,也随着浩淼烟波,只留下了文字,曲调却终于失传。

两百余年之后的北宋,丞相晏殊亦沉醉于湖面小舟之中,画舫载酒,明烛渐短,晏殊忽而忆起张志和故事,一边遥想着《渔歌子》应有的韵律,一边自拟了新词曲:“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因是追忆张志和之作,又有“神仙一曲渔家傲”之句,晏殊这首新词,便被命名为了《渔家傲》。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