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贝力龙
超级小短手


7500万年前的南美大陆,平原上突然骚动起来,飞沙走石之中浮现出了一群“小贵族龙”奔跑的身影。它们是鸭嘴龙类的植食恐龙,眼下正拼命躲避身后追赶的瘟神:一头“食肉牛龙”。食肉牛龙迈着长腿,大步追上了一头小贵族龙,张口猛咬它的脖颈,受伤的猎物没跑几步便摔倒在地。还没等它起身,食肉牛龙再次扑上前撕咬一番,完成了这次猎杀。整个过程中,它的一对短小前肢只是贴在身边晃来晃去,一点力都没出—谁让它属于阿贝力龙家族呢。
阿贝力龙类是白垩纪南半球的一类食肉恐龙,其名字来自化石发现最早的“阿贝力龙”,后来发现的种类也都随它姓了。食肉牛龙是其中最着名的一种,化石出土于阿根廷,拉丁学名的含义就是“吃肉的牛”。食肉牛龙和其他阿贝力龙类,都有着长长的尾巴、强壮的后腿和半直立的姿态,是典型的食肉恐龙模样。但细加观察,就会发现它们的另类之处。
阿贝力龙类体型瘦长,头骨远不如霸王龙厚重、结实,咬合力平平,牙齿也比较细小,这些都给它们的杀伤力减分不少。更奇葩的是,阿贝力龙类的“小短手”虽有四根指头(比霸王龙多一倍),但前肢与身体的比例居然比霸王龙还小。而且霸王龙的前肢依然有灵活的关节、发达的肌肉,可以帮助抓牢猎物或支撑身体;阿贝力龙类的前肢却几乎就是两根僵硬、无力的小骨棒,爪子也奇小,简直不知道能干啥用。最大的可能,就是它们的前肢确实没用,只是在演化途中还没退化干净而已。
如此看来,阿贝力龙类就是一群外强中干的“战五渣”?别急着下结论,还没说它们的大长腿呢——按照身体比例,阿贝力龙类的后肢长度,在所有食肉恐龙里都是数得着的。强健的大腿配上瘦长的身躯,让它们几乎可以像小型食肉恐龙那样健步如飞,这是它们猎食的最大法宝。有研究者计算,食肉牛龙的最高奔跑速度可能达到56公里/小时,差不多和狮子跑得一样快!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