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伞兵”
文章出自:博物 2014年第08期
标签: 地球村公民

萝藦&鹅绒藤
身背巨伞,跳仓而出
北方的初冬草木凋敝,然而有一群伞兵却正在跃跃欲试。枯黄的藤条或攀在围篱上,或凌乱地铺散在灌木上,藤上挂着长角状的果实;果实顶端较尖利,末端稍膨大,它在等待一个阳光和暖的日子。伞兵们在这只果实里头安静守候,直到阳光将果壳晒得干裂,啪啦一声,果实裂开了一道缝隙,拥挤多日的伞兵们终于得见天日,纷纷迫不及待地跳将出去,乘风起飞。
倘使长角稍粗大,外皮凹凸,这支伞兵部队就属于萝藦(萝藦请参看本期“草木庄园”栏目);如果长角外皮光滑,角形更狭长些,伞兵则来自萝藦的表亲鹅绒藤。如果说我们熟悉的蒲公英是停靠在天台上,苦等着风将它们带走,萝藦或鹅绒藤的果实则更像是一间跳伞仓:仓门开启时,伞兵门即刻跳出。它们的降落伞比蒲公英大许多,直径可以达到5厘米,究其来源,这把硕大的伞,其实是种子的附属物——绢质种毛。
除了萝藦和鹅绒藤,与它们亲缘关系不远的观赏花卉夹竹桃,以及北方水边的罗布麻、南方山中的羊角拗等常见野生植物,也都拥有类似跳仓而出的伞兵部队,只不过它们降落伞的尺寸大小有别。





白头翁
老翁分家,辫子飞天
春末的山坡上,大团的白毛来自白头翁的果实——顾名思义,白头翁果实的形态酷似苍颜白发的老翁。进入初夏,“老翁”的果实渐渐成熟,每一根白毛,实际上都携带着一枚细小的果子。这根白毛由花朵雌蕊的花柱部分特化而来,细看之下,形态仿佛一根羽毛状的发辫。这就是白头翁的飞天工具了。
待到果实彻底成熟,每根白毛都会携带一枚种子,纷纷离开母株,曾经的白头老翁彻底分家。只不过这样的长辫子,终究比不上标准的降落伞,因此白头翁的果实传播距离也比较有限,通常只能在山坡、沟谷等地扩散开去,很难从郊外飘进城市里头。


木棉
一团棉絮软着陆
虽然木棉的种子也可归入伞兵行列,但它实在有点糊弄事的嫌疑。不同于其他伞兵,木棉种子的体型较大,不但有黄豆粒大小,而且是看似蠢笨的短粗球形,想要自由翱翔于天空,难度大大增加。于是木棉也就干脆摒弃了太多奢望,不求能够飞高飞远,只要种子能平安从树梢枝头落地就好。
在木棉的果实里头,生有许多白色丝毛状附属物,当果实成熟时裂开,种子就会夹杂在大量丝毛中一起飞出。这些丝毛成了名副其实的降落伞——仅仅用于降落而已。种子凭借这团乱糟糟的丝毛,能够顺利实现软着陆;有时也会因丝毛被风吹拂,捎带着种子一起飘向别处。有没有觉得木棉的丝毛有些眼熟呢?实际上,就是因为果实裂开、丝毛钻出的模样酷似棉桃,而这些丝毛又确实可以当作衣料、枕被的填充物,所以木棉才叫这个名字的。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群19454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