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花
恶草多愁怨 喇叭沐春风
标签: 草木庄园

羯鼓有情易为花
颇通音律的唐玄宗,对击鼓之术极有建树,最可炫耀的,是敲击羯鼓的技法。那羯鼓本是西域所出,形如漆桶,以山桑木制得,原本作沙场战鼓之用。传入宫中后,羯鼓却多用于搏击之戏,以添声势。相传玄宗为练习鼓技,竟打折了四柜子鼓杖。杨贵妃也善于踏着羯鼓的节奏翩然起舞,鼓声渐渐急促,杨贵妃的舞步却丝毫不乱,旋转挪移,配合得天衣无缝。
然而安史之乱却打碎了这一派歌舞升平的好梦,叛军迫近,玄宗仓皇逃离长安。行至马嵬坡,为军兵将士所迫,玄宗无奈将杨贵妃赐死,美人就此香消玉殒。待得战乱平息,玄宗终回到长安,既思旧日欢情,又惧战乱重现,那曾经熟悉的声声羯鼓,竟化作了梦魇一般。
相传马嵬坡下,土人忽见一枝野花,形如羯鼓之状,而色带绯红,似贵妃红颜,娇媚可人。此花被称作“鼓子花”,借羯鼓之形,凝贵妃精魄。后人见了鼓子花,常会感念贵妃故事,明人高濂因此而作《声声令·鼓子花》曰:“马嵬香散,羯鼓尘生。花枝解惜旧时声。把皮腔幻出,日边急,雨中鸣。俨风走、渔阳甲兵。恨到无声。方是怨,几时平。鼓催刻漏梦魂惊。有形无调,打不出,别离情。都付与、东风战争。”




荒郊野岭恶草生
所谓的鼓子花,实则就是旋花,因未绽时花蕾作漩涡状纹路而得名。李时珍称:“其花不作瓣状,如军中所吹鼓子,故有旋花、鼓子之名。”军中所吹鼓子,后人或说形似羯鼓,或称似喇叭。清人所绘的旋花图,花朵姿态更似喇叭形,与今人所称的旋花一般不二。晚唐诗人郑谷,途径大诗人贾岛之墓,见荒草蔓延,无限凄凉,遂作诗曰:“水绕荒坟县路斜,耕人讶我久咨嗟。重来兼恐无寻处,落日风吹鼓子花。”—鼓子花因常生于荒郊野岭,彼时被看作萧索荒芜的象征。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