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现“地震云”?

或许是因为历史传承所致,在20世纪初,日本一位对自然观察颇感兴趣的学者把这些奇怪的天象和地震结合在了一起,认为一定形态的云出现,便预示地震即将发生,这些特殊形态的云,后来也被统称为“地震云”。在地震频发的日本,人们用尽心思来寻找预报地震的方法,试图通过天上的云气来判断大地的状况,这种思路情有可原—地质运动和大气现象,或许确实存在某种关联,日本学者甚至在之后的研究中,进行了一些相应的实验,来模拟地震时的辐射对于云的影响。但目前有关“地震云”的研究并未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而那些所谓的预示地震发生的云之中,有不少种类虽然间或出现,却与地震无关,而是和大气变化的关系更为紧密。

波状云形如水波纹,是大气波动所致。由于天空中的气流有规律地上下波动,波峰处的水汽聚集成云,而波谷处则未达到形成云的条件,所以天空中的云看上去就是有间断的波状形态。
天上飘过少女蛇
“这云彩真是稀罕呢!”
看着天空中细长如绳的云 彩,御丰不禁连连感叹。刚到龙神村,御丰就看到了传说中的云彩“清姬带”。这种云彩细软绵长,色彩变化多端。此云名为清姬,是因为其形似大蛇—在日本神话中,清姬本为一痴情少女,路遇一位僧人,心生爱慕之情,屡遭拒绝后由爱转恨,化为大蛇前来报复。见到天空中的“清姬带”,村中的人们都变得惶惶不安,当地传说称,此云为清姬怨气凝结而成,怪云一出,则大难临头这段故事出自“世界上最长的历史小说”日本名着《大菩萨岭》,所谓的“清姬带”则确实存在于日本的民间传说之中。

辐辏状云是目前广为流传的一种“地震云”,这种云如同从地平线上附近一点喷射开来,于是有些人揣测,此云汇集的交点,便是地震发生所在。然而如果换个角度看,这些云便不是这个样子—在卫星或飞机上看这种云,几乎是因气流运动而平行排列的一些带状云,只是在地面上由于透视关系,看起来好像从远方一点发射而出。

波状云形如水波纹,是大气波动所致。由于天空中的气流有规律地上下波动,波峰处的水汽聚集成云,而波谷处则未达到形成云的条件,所以天空中的云看上去就是有间断的波状形态。

卷积云通常出现在高空,有时只出现一小块,有时则会遍布天空,形态如同细小的鱼鳞。民谚所谓的“天上鱼鳞云,大雨下不停”说的就是卷积云。虽然晴好天气时出现卷积云有可能带来降雨,但却和大地的动向无关。

较大块儿的斑块状云聚集在天上,通常就是透光高积云。民间称之为“天上鲤鱼斑,谷晒不用翻”,说的是透光高积云出现往往预示着天气晴好。

飞机在天空留下的绳索般的尾迹,若是在高空风的作用下,会变得千奇百怪,有的形如鱼骨,有的状如串珠。火箭发射时的余迹更是如同飞龙升天。这些“人造云”虽然形态奇异,却和地震毫不相关。
所谓“天垂象,降吉凶”,古人看到天上奇怪的景象,就会联想到大事即将发生。如大蛇一样的云彩出现,就可能带来地震等灾祸,此类传说并不仅仅出现在日本,甚至在20世纪初期中国的《隆德县志》中也有记载。宁夏的隆德县是地震多发地带,因此人们对地震前的现象特别关注,并总结了6种震前现象,其中一种便提到,若是天上有细长条的云彩乌黑而不散,便是地震的征兆,这与日本小说中的描写非常类似。
然而大蛇的化身“清姬带”,在气象学上早有了自己的名字,叫做“荚状高积云”,典型的外观应是形同豆荚,云体薄而圆滑。但在远处观望时,由于视角的关系,云彩的侧面看上去如同一条长带。这种云多出现在山地,因高空气流快速流动时被山地阻隔,大气略有起伏,于是这云就在大气抬升的部分形成了。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