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兰亭
书圣的聚会,不朽的名篇

标志兰亭
站在兰渚山上鸟瞰兰亭,王羲之的府邸、流觞亭坐落其中,兰溪徜徉其间(图1)。如今,兰渚山上已不见勾践所植兰草,而是片片竹林(图2)。兰亭碑亭是兰亭的标志性建筑,碑上“兰亭”二字出自康熙皇帝之手(图3)。
站在兰渚山上鸟瞰兰亭,王羲之的府邸、流觞亭坐落其中,兰溪徜徉其间(图1)。如今,兰渚山上已不见勾践所植兰草,而是片片竹林(图2)。兰亭碑亭是兰亭的标志性建筑,碑上“兰亭”二字出自康熙皇帝之手(图3)。
兰亭:勾践种兰,右军隐居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的兰渚山下,一条温婉清柔的溪水绕山而出。《史记》中记载:春秋时期,战败的越王勾践曾专心“植兰于此(溪中)渚上”,以麻痹吴王夫差,掩藏自己的复国大计,故而此山得名“兰渚山”,而那条溪便被唤作“兰溪”。后来在汉代,山间修建了有邮政作用的驿亭,此地便被称为“兰亭”。
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小地方,在晋代迎来了让它天下闻名的主人——王羲之。
王羲之出身晋代名门,王家同出了谢安、谢玄等大官的谢家,并称当时第一士族,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说的就是他们两家。少年时的王羲之,曾师从书法家卫夫人研习书法,隶、草、行书样样皆精湛,因而被后人誉为“书圣”。但同书法成就相比,他的仕途却很惨淡。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