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石与潮池
小水坑中的繁华


文章出自:博物 2012年第08期 作者: 黄戴戴 

标签: 礁石   地球村公民   

涨潮时分,海边的礁石被海浪拍打或淹没,然而只要潮水退去,那些露出水面的石头上就格外热闹。退潮后,礁石上的一个个小水坑被称为“潮池”,在那些小世界中也有各种生命构筑起来的繁华。


海星:披铠甲的拾荒者

海星用带有吸盘的“管足”牢牢抓住礁石,缓缓移动,寻找附着在礁石上的藻类或是有机物碎屑。食物残渣、排泄物、死去的动物尸骸……这些都是海星的食物。别看海星扮演着拾荒者的角色,但它们身上的棘皮“铠甲”却足以自保,免于被其他动物欺负。棘皮在受到刺激或威胁时,会变得异常坚硬,和礁石比起来也毫不逊色。


海葵&珊瑚:有触手没头脑

潮池中常能看到海葵的身影,它们是比较低等的动物,属于“没头脑”型,只管伸出触手挥舞。只有在遇到危险时,触手才会缩回去蜷成一团。若是水中的藻类或浮游动物经过,就会被海葵触手上的刺细胞扎个正着。刺细胞中的毒素甚至可以帮助海葵捕捉小鱼。珊瑚虫和海葵的亲缘关系不远,可谓微缩迷你版的海葵,也用类似的方法取食。而作为工艺品的珊瑚则是珊瑚虫死亡后的“骨骼”堆积起来的。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