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火灾斗智斗勇
中国消防博物馆

“灾”就是火烧房屋
“灾”字最初的意思,指的就是火灾。在甲骨文中,“灾”字上面是屋顶,屋顶下燃了一团火。《说文解字》中对这个字的解释为“火起于下,焚其上也”。后来这个字被引申出很多意思,但字形依然保持着“火烧屋顶”的模样。(图1)

图1
火神祝融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好几位火神,其中“祝融”是流传比较广的一位。祝融号“赤帝”,《山海经》记载他住在大陆南方的尽头处。有人认为他是黄帝时期的一位部落首领,传说他教会了人们使用火。祝融之外,传说中的火神还有炎帝、回禄、阏(音“烟”)伯等。(图2)

图2
每场火背后都是伤心故事
每一场火灾背后,都是一个惨痛的回忆。图3为2003年湖南衡阳大火,建筑在大火中倒塌,导致20名消防官兵牺牲,四百多户人家受到损失。据统计,历史上的火灾,90%以上都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战争和用火不慎,其中这两种原因发生率各占一半。

民间救火队


北宋时期,我国组建了第一支官方救火队伍—“潜火军兵”,之后历朝都有相应的消防机构。除官办的,民间也有救火组织。清末时,天津、广州等城市都有自己的民间义务救火队。图4为天津民间救火组织“乐安水会”的驻地复原场景;图5为清代救火场景,他们使用的工具叫水龙。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