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气勇闯“怪味儿阵”


文章出自:博物 2012年第08期 作者: 远阳 

标签: 自然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   

这张照片拍得特别“稳”,因为按快门时我从来没这么认真地屏住过呼吸。周围叶片上全都挂满了荔蝽若虫,那股奇怪的味道让人难以呼吸。鲜艳的荔蝽若虫趴在翠绿的叶片上,构成绝妙的色彩搭配,这是第二只闪光灯在叶片背面补光的效果。
这张是单灯拍摄的效果,叶片上那些反射光斑实在不好看,荔蝽身体也在强光照射下有些反光,看起来没那么鲜艳了。

还记得《博物》曾经介绍过的“蝽哥威武”吗?我们今天要拍摄的就是一种很有趣的荔蝽。同学们先不要捂鼻子,虽然大多数蝽类都没有辜负“臭大姐”的名号,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但只要不去触碰或者强烈刺激它们,通常这些气味并没有那么强烈。不过话说回来,单个荔蝽没什么,如果是一大群荔蝽聚集在一起,那股犹如化学实验室里释放出来的刺鼻怪味,还真是够呛。

荔蝽主要分布在南方,它们最爱喝荔枝树的汁液,这也是其名字的由来。在广西、海南和云南等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各个年龄段的荔蝽。随便找棵荔枝树,都能发现荔蝽的踪迹,如果你不认识荔枝树也没关系,因为有时候荔蝽也会吸食其他树木的汁液,当大量荔蝽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你老远就能闻到那股奇怪的气味了。

荔蝽超薄的身体绝对不适合从侧面拍摄

硕大的成虫是棕黄色的,趴在叶子背面非常显眼。搜寻树干,上面有一小堆淡绿色的卵粒,数一下,不多不少刚好14粒—这就是荔蝽的卵。荔蝽是不多见的“识数”昆虫,它每次都会产下14粒卵,然后换个地方再产14粒,绝不会出差错。荔蝽从卵变成成虫,一共要蜕5次皮,1~2龄的若虫太小,身体偏青灰色,不够艳丽。而5龄的大个儿若虫,身上会有一层灰白色的粉末,拍出来也不好看。所以3~4龄若虫大小适中,色彩艳丽,最适合拍摄。好在这些家伙总喜欢不论大小群集在荔枝树上,所以找到合适的模特一点都不难。最漂亮的若虫主体是橘红色,轻薄的“矩形”身体周围有一圈蓝灰色的锯齿花边,就像是贴在叶片上的一枚邮票。

荔蝽成虫
荔蝽的14粒卵

荔蝽胆子比较大,即使靠得很近,它们也不会逃开,只是会不停地颤动触角,同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你可以慢慢调整好拍摄位置等一会儿,荔蝽很快就会平复下来,但那股气味却久久不会散去。不过也没关系,反正拍微距的时候总是要屏住呼吸才够稳定。扁平的荔蝽比较容易拍摄,你只要让镜头平面和荔蝽的背面尽量保持平行,就能把它拍得很清楚了。最好不要把荔蝽横平竖直地摆放在画面中央,那样构图会很呆板。在长方形的画幅中,把同样近似长方形的荔蝽呈45度斜角摆放,看起来就自然多了。如果在叶片背面来点补光,则可以去掉叶片的反光,同时让叶子更翠绿,整个画面更加通透。

责任编辑 / 唐志远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