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缸里拍大片

相比较下,一张有行为的图片比呆呆的标本照(下图)可就有意思多了。

去年的“鱼乐汇”栏目介绍了12种原生鱼类,很多读者来信询问关于鱼类的拍摄。有许多人也拿家里的鱼缸试拍,但是感觉好难。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不说,外边还隔着一层玻璃,究竟怎么才能给小鱼拍张大片呢?正好大冬天的,这个月我们就呆在家里,一起来拍鱼缸里的小鱼吧!
最好准备一个单独的拍摄缸,对鱼缸进行简单的布置,这样会让照片看起来更有自然气息。最简单的布置方法,在缸底铺一些沙石,鱼缸靠后的位置栽种一些水草,这样就能得到绿色的背景。还可以随意点缀一些石块或者沉木,让鱼儿可以躲藏或者休息。如果能根据每种鱼的习性布置不同的环境就更好了,虾虎鱼喜欢空旷的沙石底,青最爱在水草间穿梭,鲶鱼需要一些大石块来隐藏一切都布置好后,记得把鱼缸正面的玻璃再擦一遍,缸外残留的水印和指纹会影响对焦。
小鱼放到刚布置好的环境中,先不要急于拍摄。因为这时候小鱼的状态并不好,它需要慢慢适应水质和环境。进入新环境的小鱼会比较紧张,总是不停地到处乱窜,或者干脆找个缝隙钻进去就不再出来,这时候千万不能着急,只有耐心等待。在拍摄刺鳅(《博物》12月刊)的过程中,因为截稿日期临近我很急,单捞出来的刺鳅没有适应新环境,拍摄的时候总是窜到各个缸角,无论如何驱赶都没有用,拍摄持续了5个多小时都没有成功,最后我不得不认输。直到3天后,这小家伙自己在石块下挖了个巢穴,才算稳定下来,总算按时完成任务。所以,要想拍到好照片,先要把鱼养好,养出状态才可以。


同一条在状态好的时候色彩非常艳丽,并且会经常展开鳍条做一些炫耀动作(图1)。刚入缸的因为紧张,颜色就暗淡多了(图2),需要慢慢养出状态再进行拍摄。

拍摄时间最好在晚上,因为白天会有很多杂乱的反射光线,玻璃会清晰地反射出你的影像,几乎任何角度都躲不开。夜晚拍摄,要把周围的其它光源都关闭,只打开鱼缸上边的照明灯。镜头平面和鱼缸正面保持平行,能最低限度地减少玻璃折射对成像的影响。除非有很强的光源,否则一定要使用闪光灯,只有高速快门(不低于1/60s)加上闪光定影才能够捕捉到清晰的影像。用三脚架把闪光灯固定在拍摄区域斜上方,闪光灯发光面和鱼缸正面的玻璃呈45~60度夹角(图3),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玻璃反光,还能够让鱼显得更加立体。如果想要得到明快的绿色背景,就需要另一个光源单独给水草补光。
责任编辑 / 唐志远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