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清香随人远 心有千千结

炎帝之女的纠结
随着出嫁日期的临近,炎帝之女瑶姬越来越沉默,终日郁郁寡欢。没人知道她是挂念父母,不肯离开,还是心中另有所属,而对目前的未婚夫不甚中意。作为部族首领的炎帝,对于这种女孩心里的纠结情绪也全然无可奈何。终于,在出嫁之日的前几天,噩耗传来,瑶姬竟因为心中苦闷,死在了自己的房间里。喜事成了悲伤,炎帝也只得将爱女葬于巫山之南。战国时楚怀王游历到此,梦中遇到了瑶姬的魂魄,事后他将瑶姬奉为“巫山神女”,修筑了祠堂为之祭祀。
此后各路风流文士有了机会,总会来巫山游览,既是为了亲眼看看瑶姬安眠之地的风光,也暗自期许能如楚怀王一般,在梦里有幸和瑶姬相逢。号称“诗鬼”的唐朝诗人李贺也曾到过巫山,拜访了瑶姬的祠堂。在李贺眼前呈现的并非鸟语花香的人间仙境,而是充斥着愁云惨雾的景象:怪树森森,幽草离离,错落的筇竹(筇音“穷”,筇竹又称人面竹、罗汉竹,节部形态被人看作罗汉或人脸状)上依稀可以看出哀伤的表情,回荡的猿猴啼叫声摧人断肠。在这里李贺看到了一种花,它的花瓣互相连结成长筒,雌蕊雄蕊都藏在长筒里,纠结在一处,恍若瑶姬离世时的纠结心绪。李贺由此而写了两句诗:“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那纠结之花,就是诗中所说的丁香。

美女唇齿诉相思
丁香在未开放时,花蕾如同打结的形状,因此民间称之为“百结花”,又因花开时形如长筒,花蕊尽藏其中,寓意心有千千结,于是丁香、丁香结都被用来比喻人们心中暗藏的情思愁绪。南唐中主李璟写过一首《摊破浣溪沙》词作,其中一句有关丁香,广为人传诵:“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其中意境悠远悱恻,乃至现代诗人戴望舒在名作《雨巷》里,也营造了相似的情景:“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虽然凝结了愁绪,但丁香花清幽的香气,却也令人沉醉其间,乃至意乱情迷。秦少游所说的“丁香笑吐娇无限”,李煜写下的“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其中的丁香,都是指代女子的舌头。就像芙蓉如面,柳叶如眉,樱桃小口,美女谈吐时舌尖缭绕的清香,也被古人配上了专属的植物来形容。当然,相思也好,内心纠结也罢,丁香并不是男女恋人的专利,北宋文人陶弼就专门写过一首《丁香》,称:“万枝千叶递相亲,内结花心外结身。草本至微犹有合,悲哉父子与君臣。”诗里讽刺了貌合神离、反目成仇的君臣父子,称他们还不如草木有情谊,还不如花蕾和花蕊紧紧连合在一起的花。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